带必字的成语 (120个)

101

有问

成语拼音:
yǒu wèn bì dá
成语解释:
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。
成语出处:
钱宁《圣人》第17章:“他是陈国太史,兼宫中答应,也是满腹经纶,一肚子知识之人,博学得到了有问答、不问也答的地步。”
102

有闻

成语拼音:
yǒu wén bì lù
成语解释:
闻:听到的;录:记录。凡是听到的;全部记录下来。
成语出处:
清 张春海《宦海》第11回:“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,信口雌黄,不过照着有闻录的例儿,姑且的留资谈助。”
103

有一利有一弊

成语拼音:
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
成语解释:
在这一方面有好处,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》:“但是,真如先哲之谓‘有一利有一弊’罢,同时也开始了火灾。”
104

睚眦

成语拼音:
yá zì bì bào
成语解释:
睚眦:瞪眼怒视;引申为小怨小忿;报:报复。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。形容气量极其狭小。也作“睚眦之恨”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偿,睚眦之怨报。”
105

盈则

成语拼音:
yíng zé bì kuī
成语解释:
盈:圆。亏:缺。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。形容物极反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博志》:“全则缺,极则反,盈则亏。”
106

愚者千虑,有一得

成语拼音:
yú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dé
成语解释:
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,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有一失;愚者千虑,有一得。”
107

胜,攻

成语拼音:
zhàn bì shèng,gōng bì qǔ
成语解释:
每次打仗都获胜,每次进攻都攻下。形容军队力量强大,百战百胜。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连百万之军,战胜,攻取,吾不如韩信。”
108

言,言

成语拼音:
zhī bì yán,yán bì jìn
成语解释:
言:说。凡有知道的,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
成语出处:
109

知恩

成语拼音:
zhī ēn bì bào
成语解释:
知道受到了恩惠就定要报答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四折:“小生我怀旧意无私志,小姐白玉带知恩报恩。”
110

知过

成语拼音:
zhī guò bì gǎi
成语解释:
知道了过错;定改正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知过改,得能莫忘。”
111

众好

成语拼音:
zhòng hào bì chá
成语解释:
众好:大家喜爱。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,须加以考查,才可以确认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众恶之,察焉;众好之,察焉。”
112

直木

成语拼音:
zhí mù bì fá
成语解释:
直木:笔直的树木;伐:砍。成材的树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
成语出处:
《逸周书·周祝》:“甘泉竭,直木伐。”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113

再实之根

成语拼音:
zài shí zhī gēn bì shāng
成语解释:
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再实之根伤,掘藏之家有殃。”
114

再实之木根

成语拼音:
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
成语解释:
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哗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常观富贵之家,禄位重叠,犹再实之木,其根伤。”
115

重赏之下,有死夫

成语拼音:
zhòng shǎng zhī xià,bì yǒu sǐ fū
成语解释:
指用重金悬赏,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耿纯传》:“重赏甘饵,可以聚人者也。”李贤注引《黄石公记》:“芳饵之下,有悬鱼,重赏之下,有死夫。”
116

重赏之下,有勇夫

成语拼音:
zhòng shǎng zhī xià,bì yǒu yǒng fū
成语解释:
指用重金悬赏,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重赏之下,有勇夫;赏罚若明,其计成。”
117

众恶

成语拼音:
zhòng wù bì chá
成语解释:
恶:憎恶;察:考察。大家都厌恶的,须深入进行了解,才可以确信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众恶之,察焉;众好之,察焉。”
118

锱铢

成语拼音:
zī zhū bì jiào
成语解释:
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(锱:四分之一两;铢:二十四分之一两;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)。
成语出处:
《荀子 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119

早知今日,何当初

成语拼音:
zǎo zhī jīn rì,hé bì dāng chū
成语解释:
既然现在后悔,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?
成语出处:
巴金《秋》尾声:“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,真是早知今日,何当初。”
120

智者千虑,有一失

成语拼音:
zhì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shī
成语解释:
智者:聪明人;虑:思考,谋划;失:差错。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,也难免出现差错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曰:'臣闻智者千虑,有一失;愚者千虑,有一得。'”
* 必的成语,带必字的成语,包含必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