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惊字的成语 (183个)

121

心丧魄

成语拼音:
jīng xīn sàng pò
成语解释:
亦作“心褫魄”。形容十分恐惧。
成语出处:
清·唐甄《潜书·远谏》:“诵吾之言,有不心丧魄、手战股栗者,非君也。”
122

心眩目

成语拼音:
jīng xīn xuàn mù
成语解释:
震动人心,耀人眼目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谓之天书。字方一丈,八角垂芒,光辉照耀,心眩目,虽诸天仙,不能省视。”
123

弦之鸟

成语拼音:
jīng xián zhī niǎo
成语解释:
见“弓之鸟”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故疮未息,而心未去也,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”
124

愚骇俗

成语拼音:
jīng yú hài sú
成语解释:
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绂《裕州观祷雨》诗:“神或附人称马子,愚骇俗走相使。”
125

猿脱兔

成语拼音:
jīng yuán tuō tù
成语解释:
如受的猿猴、脱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三回:“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,不怕巉岩荆棘,就如猿脱兔,漫山越岭的逃散了。”
126

狼顾麇

成语拼音:
láng gù jūn jīng
成语解释:
狼顾: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,比喻后顾之忧;麇:獐子。比喻恐万状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麇。”
127

电绕

成语拼音:
léi jīng diàn rào
成语解释:
雷鸣电闪。比喻落笔如飞的笔画。
成语出处:
宋·何蘧《春渚纪闻·赵德麟跋太白帖》:“虽自九天分派,不与万李同林。步处雷电绕,空余翰墨窥寻。”
128

鸾跂鸿

成语拼音:
luán qí hóng jīng
成语解释:
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。
成语出处:
宋·黄伯恩《法帖刊误·王大令书上》:“才披尺许目增明,鸾跂鸿欲飞逝。”
129

令人吃

成语拼音:
lìng rén chī jīng
成语解释:
让人感到
成语出处:
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类》:“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的,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。”
130

貌不

成语拼音:
mào bù jīng rén
成语解释:
指相貌平常,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
成语出处: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1回:“看你这般人不出众,貌不人,有何本事,要想做状元么?”
131

鼠窜

成语拼音:
niǎo jīng shǔ cuàn
成语解释:
见“鸟骇鼠窜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艾万年传》:“贼衣食易尽,生理一绝,鸟鼠窜。”
132

鱼骇

成语拼音:
niǎo jīng yú hài
成语解释:
像鸟、鱼那种受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》:“其民犷悍易动,大抵绥之则靖,扰之则乱,怠则顿网诡衔,急则鸟鱼骇。”
133

鱼溃

成语拼音:
niǎo jīng yú kuì
成语解释:
溃:溃散。象鸟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 杨玄感传论》:“民为凋尽,徭戍无期,率土之心,鸟鱼溃。”
134

鱼散

成语拼音:
niǎo jīng yú sàn
成语解释:
见“鸟散鱼溃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契宓何力传》:“贼非有城郭,逐水草以为生,若不袭其不虞,便恐鸟鱼散。”
135
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

成语拼音:
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,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
成语解释: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天花的蔷薇》:“‘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。’乙校不自心虚,怎能给恐吓呢?”
136
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

成语拼音:
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,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
成语解释: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。”
137

拍案

成语拼音:
pāi àn jīng qí
成语解释:
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叹。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《初刻拍案奇》、《二刻拍案奇》。
成语出处:
明末·凌蒙初有拟话本《初刻拍案奇》、《二刻拍案奇》。
138

翩若鸿

成语拼音:
piān ruò jīng hóng
成语解释:
翩:轻快;轻盈。轻快得像飞的鸿雁;形容姿态轻盈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其形也,翩若鸿,婉若游龙。”
139

肉颤心

成语拼音:
ròu chàn xīn jīng
成语解释:
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”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吾近日肉颤心,恐非吉兆。”
140

肉跳神

成语拼音:
ròu tiào shén jīng
成语解释:
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”。
成语出处:
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知县肉跳神坐立不安。”
* 惊的成语,带惊字的成语,包含惊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