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执字的成语 (53个)

41

两用中

成语拼音:
zhí liǎng yòng zhōng
成语解释:
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,采取适宜的办法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乎?”
42

迷不反

成语拼音:
zhí mí bù fǎn
成语解释:
见“迷不返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若迷不反,拒逆王师,大军一临,刑兹罔赦。”
43

迷不返

成语拼音:
zhí mí bù fǎn
成语解释:
亦作“迷不反”。犹迷不悟。
成语出处:
《秦并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若负固不悛,迷不返,则命将遣师,剿平诸国。”
44

迷不悟

成语拼音:
zhí mí bù wù
成语解释:
坚持错误而不觉悟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武帝纪上》:“若迷不悟,距逆王师,大众一临,刑兹罔赫,所谓火烈高原,芝兰同泯。”
45

迷不醒

成语拼音:
zhí mí bù xǐng
成语解释:
迷不悟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宝钗虽不言语,遇事试探,见他迷不醒,只得暗中落泪。”
46

牛耳

成语拼音:
zhí niú ěr
成语解释:
古代诸侯订立盟约,要割牛耳歃血,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。故称主盟国为牛耳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十七年》:“诸侯盟,谁牛耳?”
47

锐披坚

成语拼音:
zhí ruì pī jiān
成语解释:
:拿着;锐:锐利,锋利,指兵器;坚:指铠甲,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。身穿铠甲,手持武器。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锐披坚领大兵,排兵布阵任非轻,身怀举鼎拔山力,独占东吴数百城。”
48

择善固

成语拼音:
zé shàn gù zhí
成语解释:
:坚持不懈。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坚持
成语出处:
上官鼎《阳光三叠》第29章:“择善固,未始不是一件好事!”
49

文害意

成语拼音:
zhí wén hài yì
成语解释:
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应诏论四事状》:“推考其故,盖提举盐事司文害意,谓非贫乏不在此数。”
50

意不从

成语拼音:
zhí yì bù cóng
成语解释:
:坚持。从:依从。坚持自己的意见,不肯依从他人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你若意不从,惹他性起,一时翻过脸来,骂一顿,打一顿,你待走上天去。”
51

意不回

成语拼音:
zhí yì bù huí
成语解释:
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安石性强忮,遇事无可否,自信所见,意不回。”
52

一而论

成语拼音:
zhí yī ér lùn
成语解释:
一:固一义,不知变通。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
成语出处: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水学·三江》:“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,不可一而论。”
53

仗义

成语拼音:
zhàng yì zhí yán
成语解释:
仗义:主持正义;言:说公道话。主持正义;说公道话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若以文、武、宣、平之灵,仗义言,国悔罪,王室之福。”
* 执的成语,带执字的成语,包含执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