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材字的成语 (54个)

41

栎樗之

成语拼音:
lì chū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或平庸无用的人
成语出处:
42

绵力薄

成语拼音:
mián lì bó cái
成语解释:
力量小,没有什么才能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越人绵力薄,不能陆战。”
43

朴斫之

成语拼音:
pǔ zhuó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肤表或不可以论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仲尼似丧家之狗,公旦类朴斫之。”
44

出众

成语拼音:
rén cái chū zhòng
成语解释:
人品才能超出众人。同“人才出众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情变》第四回:“我想我们二官人出众,生得又秀气,何老头子见了,一定是中意的。”
45

适所

成语拼音:
shì cái shì suǒ
成语解释:
谓办事能力与所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场所相当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北伐途次》:“本来是在面坊里住惯了的老马又落到面坊里,也算得是适适所。”
46

达识

成语拼音:
tōng cái dá shí
成语解释:
指博学多才、见识练达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至于通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,则足为后法。”
47

五短身

成语拼音:
wǔ duǎn shēn cái
成语解释:
指人的身矮小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2回:“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,姓王名英。为他五短身,江湖上叫他矮脚虎。”
48

王佐之

成语拼音:
wáng zuǒ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佐:辅助。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,虽伊、吕亡以加。”
49

大略

成语拼音:
xióng cái dà lüè
成语解释:
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如武帝之雄大略,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,虽《诗》《书》所称何有加焉!”
50

伟略

成语拼音:
xióng cái wěi lüè
成语解释:
略:计谋。非常杰出的才能,远大的谋略
成语出处:
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辕门遇友》:“王兄,你是雄伟略,真不忝提戈戡乱。”
51

一表人

成语拼音:
yī biǎo rén cái
成语解释:
见“一表人物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刘璋《飞花艳想》第一回:“友梅生得一表人,美如冠玉,又且颖悟过人,做的文章,便篇篇锦绣,字字珠玑,十五岁上,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。”
52

施教

成语拼音:
yīn cái shī jiào
成语解释:
因:根据;:资质;施:施加;进行;教:教育。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53

掷地之

成语拼音:
zhì dì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指能写出文辞优美、声调铿锵的好文章的人才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》:“惭非掷地之,有玷他山之石。”
54

作育人

成语拼音:
zuò yù rén cái
成语解释:
培育人才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大雅·域朴》:“周王寿考,遐不作人?”
* 材的成语,带材字的成语,包含材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