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祸字的成语 (156个)

61

绝福连

成语拼音:
huò jué fú lián
成语解释:
指灾消失,好运接连不断。
成语出处: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四十二卷:“万神即时倒,合会琼羽门。使令散绝福连。上寝玉堂,世受名仙。”
62

近池鱼

成语拼音:
huò jìn shi yú
成语解释:
犹言殃及池鱼。比喻无辜而受害。
成语出处:
隋·卢思道《劳生论》:“淫刑以逞,近池鱼,耳听恶来之谗,足践龙逢之血。”
63

及池鱼

成语拼音:
huò jí shi yú
成语解释:
犹殃及池鱼。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。
成语出处:
汉·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城门失火,及池鱼。”
64

结衅深

成语拼音:
huò jié xìn shēn
成语解释:
衅:事端。患和事故接连不断,灾难深重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东海王越传》:“州郡携贰,上下崩离,结衅深,遂忧惧成疾。”
65

乱交兴

成语拼音:
huò luàn jiāo xīng
成语解释:
兴:起。灾和战乱交相兴起,天下不安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衰弊则乱交兴,淳和则天下自治。”
66

好乱乐

成语拼音:
hào luàn lè huò
成语解释:
好:喜爱,喜好。爱捣乱,好闯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曹操赘阉遗丑,本无懿德,骠狡锋协,好乱乐。”
67

来神昧

成语拼音:
huò lái shén mèi
成语解释:
昧:昏昧。患来了,神志昏乱不清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语有之:福至心灵,来神昧。”
68

乱滔天

成语拼音:
huò luàn tāo tiān
成语解释:
形容灾、战乱极其严重,天下动荡不安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乱滔天,奸逆仍起,至乃幽废重宫,宗庙纪绝。”
69

乱相寻

成语拼音:
huò luàn xiāng xún
成语解释:
寻:连续不断而来。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心理建设》第六章:“此所以乱相寻,江河日下,武人专横,政客捣乱,而无法收拾也。”
70

迫眉睫

成语拼音:
huò pò méi jié
成语解释:
犹言在旦夕。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罗兰夫人传》:“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,迫眉睫。”
71

起飞语

成语拼音:
huò qǐ fēi yǔ
成语解释:
飞语:流言。患从流言而来
成语出处:
唐·刘禹锡《上中书李相公启》:“起飞语,刑极沦胥。”
72

起萧墙

成语拼音:
huò qǐ xiāo qiáng
成语解释: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;用作屏风。比喻家里、内部。乱从内部发生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73

起隐微

成语拼音:
huò qǐ yǐn wēi
成语解释:
隐微:隐蔽细小的地方。指灾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
成语出处:
宋·王曾《谏作玉清昭应宫》:“圣人贵于谋始,智者察于未形。起隐微,危生安逸。”
74

稔恶积

成语拼音:
huò rěn è jī
成语解释:
犹言盈恶稔。谓长期作恶犯罪,罪恶深重。
成语出处:
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灵丘丈人》:“至于稔恶积,不得已而诛之,是以恩为阱也。”
75

稔恶盈

成语拼音:
huò rěn è yíng
成语解释:
稔:成熟;盈:满。指罪恶累累
成语出处:
宋·王懋《野客丛书·宣帝待霍氏》:“今霍氏稔恶盈,帝岂不能治之哉?”
76

稔萧墙

成语拼音:
huò rěn xiāo qiáng
成语解释:
稔:酝酿;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乱发生在内部
成语出处:
唐·刘贲《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稔萧墙,奸生帷幄,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。”
77

生不测

成语拼音:
huò shēng bù cè
成语解释:
测:估计,猜度。灾的产生不可揣测
成语出处:
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倘若迟延,生不测,悔之晚矣。”
78

生萧墙

成语拼音:
huò shēng xiāo qiáng
成语解释: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乱发生在内部
成语出处: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5回:“岂知生萧墙,元旦灾来,反了股肱重臣,追之不及。”
79

生于忽

成语拼音:
huò shēng yú hū
成语解释:
忽:古代长度单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灾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80

首罪魁

成语拼音:
huò shǒu zuì kuí
成语解释:
首:头目;魁:首领。犯罪作恶的首罪者。
成语出处:
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索命》:“虽是虔婆杀我,娟奴是首罪魁,追了他去。”
* 祸的成语,带祸字的成语,包含祸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