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背字的成语 (114个)

101

望其项

成语拼音:
wàng qí xiàng bèi
成语解释:
见“望其肩项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汪琬《与周处士书》:“言论之超卓雄伟,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,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。”
102

违信

成语拼音:
wéi xìn bèi yuē
成语解释:
违:违。失信于人,弃约定,毫无信义可言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伪齐违信约,恶稔祸盈。”
103

相望

成语拼音:
xiàng bèi xiāng wàng
成语解释:
项:颈项。原指前后相顾。后多形容行人拥挤,接连不断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左雄传》:“监司项相望,与同疾疢。”
104

衔口垫

成语拼音:
xián kǒu diàn bèi
成语解释:
衔口: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;垫:给死尸上放钱。借指死亡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凤姐道:‘我又不等着衔口垫,忙什么呢!’”
105

向声

成语拼音:
xiàng shēng bèi shí
成语解释:
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;注重传闻而离事实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常人贵远贱亲,向声实;又患暗于自见,谓己为贤。”
106

熊腰虎

成语拼音:
xióng yāo hǔ bèi
成语解释:
腰粗壮如熊,宽厚如虎。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:“这厮倒是一条好汉,狗驴腰的,哦,是虎熊腰。”
107

膝痒搔

成语拼音:
xī yǎng sāo bèi
成语解释:
膝部发痒,却去搔。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。
成语出处:
汉 桓宽《盐铁论 利议》:“议论无所依,如膝痒而搔。”
108

压肩迭

成语拼音:
yā jiān dié bèi
成语解释:
迭:重迭。形容观看的人极多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回:“江州府看的人,真乃压肩迭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109

亚肩迭

成语拼音:
yà jiān dié bèi
成语解释:
肩压肩,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3回:“武松在轿上看时,只见亚肩迭,闹闹穰穰,屯街塞巷,都来看大虫。”
110

压肩叠

成语拼音:
yā jiān dié bèi
成语解释:
指人众多密集。
成语出处:
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江州府看的人,真乃压肩叠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111

亚肩叠

成语拼音:
yà jiān dié bèi
成语解释:
前后的人肩紧挨着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3回:“武松在轿上看时,只见亚肩叠,闹闹嚷嚷,屯街塞巷,都来看大虫。”
112

阴山

成语拼音:
yīn shān bèi hòu
成语解释:
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。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113

烧项

成语拼音:
zhuó bèi shāo dǐng
成语解释:
灼:烧。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朱寿昌传》:“用浮屠法灼烧顶,刺血书佛经。”
114

正点

成语拼音:
zhèng diǎn bèi huà
成语解释:
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,书尾画钩,然后让供状人在书画押。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,有关人看过在面签字画押
成语出处:
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扬州奴你近前来,这纸上你与我正点画个字者,扬州奴云:‘你着我正点画,我又无罪过。’”
* 背的成语,带背字的成语,包含背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