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进字的成语 (167个)

101

退为难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wéi nán
成语解释:
见“退两难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若容舟楫,必须停滞,师老粮乏,退为难。”
102

退无所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wú suǒ
成语解释:
后退均无容身之处。比喻处境困难。
成语出处:
明·孔迩《云蕉馆纪谈》:“妇怀孕十月已足,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,时将夜半矣,退无所,不得已就于门下,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。”
103

退无途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wú tú
成语解释:
同“退无路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郦范传》:“腹背受敌,退无途,虽有韩白,恐无全理。”
104

退无依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wú yī
成语解释:
谓前、后退均无所凭依。
成语出处:
晋·道安《平心露布文》:“师旅困穷,城池陷露,君臣失色,退无依。”
105

退消长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xiāo cháng
成语解释:
见“退消息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源《〈武庄少宗伯遗书〉序》:“君在乾隆末,与大学士和珅同朝,郁郁不合,故与《诗》《易》君子小人退消长之际,往往发愤慷慨,流连太息,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。”
106

退消息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xiāo xī
成语解释:
增减;变化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叙:“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,人材风俗退消息之本末。”
107

退有常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yǒu cháng
成语解释:
常:规律。前和后退都有规律。
成语出处:
《鹖冠子 泰鸿十》:“日信出信入,南北有极,度之稽也,月信死信生,退有常。数之稽也。”
108

退有度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yǒu dù
成语解释:
谓前后退动作均合法度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》:“退有度,左右有局。”
109

退有节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yǒu jié
成语解释:
谓前后退动作均合法度。
成语出处:
唐·王起《昆明池习水战赋》:“观乎作军政,临武事,退有节,沿回趋利。”
110

退应矩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yīng jǔ
成语解释:
后退均合规矩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乐志》:“旄旍指麾,退应矩。”
111

退裕如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yù rú
成语解释:
谓前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鹄《耆旧续闻》第三卷:“如乘骏马,退裕如,不须鞭勒,无不当人意。”
112

退中度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zhōng dù
成语解释:
见“退有度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客有见田骈者,被服中法,退中度,趋翔闲雅,辞令逊敏。”
113

退中绳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zhōng shéng
成语解释:
后退均合规矩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达坐》:“车野稷以御见庄公,退中绳,左右旋中规,庄公以为文弗过也,使之钩百而反。”
114

贤拔能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bá néng
成语解释:
犹言贤任能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任城王澄传》:“贤拔能,重官人之举;标赏忠靖,旌养人之器。”
115

贤黜恶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chù è
成语解释:
犹言贤黜佞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东阳《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》:“贤黜恶,励勤惩惰,恬退有奖,奔竞有罚,责之周而任之重矣。”
116

贤黜奸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chù jiān
成语解释:
犹言贤黜佞。
成语出处:
明·郑晓《今言》第四卷:“优厘大开离照,独运乾刚,贤黜奸,明令赏罚。”
117

贤黜佞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chù nìng
成语解释:
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博采刍尧,贤黜佞。”
118

贤达能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dá néng
成语解释:
犹言贤任能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修文》:“贤达能谓之大夫,敬上爱下谓之诸侯,天覆地载谓之天子。”
119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jìn néng
成语解释:
犹言贤任能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·将器》:“能,日慎一日,诚信宽大,闲于理乱,此十万人之将。”
120

贤屏恶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píng è
成语解释:
犹言贤黜佞。
成语出处:
元·解傒斯《吴澄神道碑》:“英宗即位,郓忠宪王拜住丞相,贤屏恶,天下风动。”
* 进的成语,带进字的成语,包含进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