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逃字的成语 (29个)

21

灾避难

成语拼音:
táo zāi bì nàn
成语解释:
避:躲开。脱灾害侵袭,避免罹难之祸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似这等灾避难,倒不如奔井投河。”
22

灾躲难

成语拼音:
táo zāi duǒ nàn
成语解释:
脱灾害侵袭,避免罹难之祸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三折:“颇奈李密无礼,你灾躲难,到于此处,倒毁骂吾神。”
23

之夭夭

成语拼音:
táo zhī yāo yāo
成语解释:
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。后来借“桃”谐“”的音;用作跑的诙谐说法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周南 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24

望风而

成语拼音:
wàng fēng ér táo
成语解释:
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;就吓得跑了。风:风声;气势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曹操以百万之众,闻吾之名,望风而,今汝何人,敢不投降!”
25

闻风而

成语拼音:
wén fēng ér táo
成语解释:
风:风声。听到风声,立即跑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,早已闻风而。”
26

畏罪潜

成语拼音:
wèi zuì qián táo
成语解释:
潜:暗中。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》:“方士侯生、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,畏罪潜。”
27

席卷而

成语拼音:
xí juǎn ér táo
成语解释:
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跑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恨海》第九回:“过了没有几个月,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,席卷而,便把他闹穷了。”
28

在劫难

成语拼音:
zài jié nán táo
成语解释:
劫:劫数。佛教指大灾难。原指命中注定;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冯玉兰夜月泣江舟》:“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,也都在劫数里不能。”
29

罪责难

成语拼音:
zuì zé nán táo
成语解释:
因为犯罪,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却的
成语出处:
明·王守仁《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》:“若其因循玩愒,隳绩废事,非独自败坏,抑且罪责难。”
* 逃的成语,带逃字的成语,包含逃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