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首字的成语 (181个)

101

潜身缩

成语拼音:
qián shēn suō shǒu
成语解释:
潜:深藏;:头。隐居不出头露面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2回:“汝既为谄谀之臣,只可潜身缩,苟图衣食。”
102

以待

成语拼音:
qiáo shǒu yǐ dài
成语解释:
:抬起头。形容殷切盼望
成语出处:
王朔《无人喝彩》:“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,车已停稳,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。他挤在人堆里翘以待。”
103

引领

成语拼音:
qiáo shǒu yǐn lǐng
成语解释:
仰起头,伸长脖子。形容盼望殷切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内响应。”晋 封抽《上疏陶侃府请封慕容廆为燕王》:“廆虽限以山海,隔以羯寇,翘引领,系心京师。”
104

企足矫

成语拼音:
qǐ zú jiǎo shǒu
成语解释:
企足:踮起脚后跟;矫:通“翘”,举起。踮起脚跟抬起头。比喻殷切地盼望
成语出处:
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巍然被衮,号称天子,顾乃企足矫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,何其衰也。”
105

跷足抗

成语拼音:
qiāo zú kàng shǒu
成语解释:
踮起脚跟,仰起头。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自上仁所不化,茂德所不绥,莫不跷足抗,请献厥珍。”
106

翘足企

成语拼音:
qiáo zú qǐ shǒu
成语解释:
翘足:抬起脚。抬起脚仰着头。形容殷切盼望
成语出处:
清·汪琬《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》:“吾见憾者方在燕市,而庆者已翘足企相望江淮之间矣。”
107

唱义兵

成语拼音:
shǒu chàng yì bīng
成语解释: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先发动正义的战争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彧传》:“自天子播越,将军唱义兵,……虽御难于外,乃心无不在王室。”
108

唱义举

成语拼音:
shǒu chàng yì jǔ
成语解释: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义举:正义的举动。先发动正义的行动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,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,唱义举,举善以教,不能者劝,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。”
109

倡义举

成语拼音:
shǒu chàng yì jǔ
成语解释:
倡:带头;义举:正义的举动。先发动正义的行动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0回:“公倡义举,奈何以王位让人耶?”
110

当其冲

成语拼音:
shǒu dāng qí chōng
成语解释:
冲:交通要道。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公孙瓒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献帝春秋》:“盖闻在昔衰周之世,僵尸流血,以为不然,岂意今日身当其冲。”
111

神龙见

成语拼音:
shén lóng jiàn shǒu
成语解释:
清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后以“神龙见”指诗文跌宕多姿。
成语出处:
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
112

神龙见不见尾

成语拼音:
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成语解释:
原是谈诗的神韵,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,刚一露面又不见了。也比喻言辞闪烁,使人捉摸不透。
成语出处:
清 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诗如神龙,见其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”
113

丘夙愿

成语拼音:
shǒu qiū sù yuàn
成语解释:
:头向着;丘:土丘;夙愿:向怀有的愿望。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心愿
成语出处:
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丘。”
114

屈一指

成语拼音:
shǒu qū yī zhǐ
成语解释:
扳指头计数;先弯下大拇指;表示第一。指居第一位。引申为最好的。
成语出处:
清 颜光敏《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》:“海论诗辄为屈一指。”
115

丘之念

成语拼音:
shǒu qiū zhī niàn
成语解释:
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
成语出处:
《金史·时青传》:“仆虽偷生寄食他国,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。”
116

丘之情

成语拼音:
shǒu qiū zhī qíng
成语解释:
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
成语出处:
战国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丘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,仁也。”
117

丘之思

成语拼音:
shǒu qiū zhī sī
成语解释:
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,况于远处绝域,小臣能无依风丘之思哉?”
118

丘之望

成语拼音:
shǒu qiū zhī wàng
成语解释:
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惠州谢表》:“衰疾交攻,无复丘之望。”
119

如飞蓬

成语拼音:
shǒu rú fēi péng
成语解释:
:头发;飞蓬:飞散的蓬草。形容头发未经修饰,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自伯之东,如飞蓬,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。”
120

踟蹰

成语拼音:
sāo shǒu chí chú
成语解释:
:用手挠头。踟蹰:来回走动。形容心情焦急、惶惑或犹豫。亦作“搔踟躇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爱而不见,搔踟蹰。”
* 首的成语,带首字的成语,包含首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