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字结尾的成语 (65个)

21

蟹荒蟹

成语拼音:
xiè huāng xiè luàn
成语解释:
荒:灾荒。虾蟹太多,稻谷遭殃。指兵荒马的征兆
成语出处:
元·高德基《平江纪事》:“大德丁未,吴中蟹厄如蝗,平田皆满,稻谷荡尽。吴谚有蟹荒蟹之说,正谓此也。”
22

心慌意

成语拼音:
xīn huāng yì luàn
成语解释:
心里慌;没有主意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,心慌意。”
23

心忙意

成语拼音:
xīn máng yì luàn
成语解释:
犹心慌意
成语出处: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1回:“要有心忙意光景,倘或迟误,枭首示众。”
24

鸦飞雀

成语拼音:
yā fēi què luàn
成语解释:
同“鸦飞鹊”。形容纷
成语出处:
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约叙》:“最可笑那些提调、教习以及高等科学员,一个个跑得精光,只剩了些寻常科的学生,在那里鸦飞雀。”
25

眼花缭

成语拼音:
yǎn huā liáo luàn
成语解释:
:纷。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、迷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,则着人眼花撩口难言,魂灵儿飞在半天。”
26

眼花撩

成语拼音:
yǎn huā liáo luàn
成语解释:
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颠不刺的见了万千,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,则着人眼花撩口难言,魂灵儿飞在半天。”
27

眼花历

成语拼音:
yǎn huā lì luàn
成语解释:
:不清楚,混。形容看见美丽、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参成世界总游魂,错认讹闻各有因。最是天公施巧处,眼花历使人浑。”
28

撺哄鸟

成语拼音:
cuān hōng niǎo luàn
成语解释:
撺哄:起哄。哄哄群鸟飞舞。形容你一言我一语,嘈杂混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众人起初吃酒写合同时,大家撺哄鸟,心下还有信有不信的意思。”
29

当断不断,反受其

成语拼音:
dāng duàn bù duàn,fǎn shòu qí luàn
成语解释:
当:应当,应该;断:决断。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,就会产生祸。指做事应当机立断,否则就会贻害无穷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道家之言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’,乃是也。”
30

方寸已

成语拼音:
fāng cùn yǐ luàn
成语解释:
方寸:指心。心绪纷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回:“你们别吵!我此刻方寸已,等我定一定神再谈。”
31

扶危定

成语拼音:
fú wēi dìng luàn
成语解释:
扶助危难,平定祸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能识人,能爱人才,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,为朝廷扶危定。”
32

禁暴静

成语拼音:
jìn bào jìng luàn
成语解释:
禁:禁止;静:平静。禁除暴行,平静叛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经籍志》:“兵者,所以禁暴静者也。”
33

禁暴诛

成语拼音:
jìn bào zhū luàn
成语解释:
禁除暴行,诛杀叛
成语出处:
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其强也,禁暴诛而天下服;其弱也,五伯征而诸侯从。”
34

家烦宅

成语拼音:
jiā fán zhái luàn
成语解释:
家中上下不得安宁。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。
成语出处:
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母亲,不要家烦宅,枉惹人耻笑,我则今日辞了母亲,我往汴京寻我舅舅,自作个营运去。”
35

家翻宅

成语拼音:
jiā fān zhái luàn
成语解释:
形容家里吵吵闹闹,不得安宁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6回:“你想那一年,我说了林姑娘要回南去,把宝玉没急死了,闹得家翻宅。”
36

脚忙手

成语拼音:
jiǎo máng shǒu luàn
成语解释:
同“手忙脚”。慌张不知所措。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一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。’”
37

理不忘

成语拼音:
lǐ bù wàng luàn
成语解释:
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的日子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进端拱箴表》:“然而安不忘危,理不忘,糜不有初,鲜克有终,古圣贤之深旨也。”
38

临危不

成语拼音:
lín wēi bù luàn
成语解释:
临:面临;危:危险;:慌,紊。指面临危险心情不慌
成语出处:
梁实秋《槐园梦忆》:“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,镇定应付,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。”
39

明于治

成语拼音:
míng yú zhì luàn
成语解释:
明晓国家治的道理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彊志,明于治,娴于辞令。”
40

七慌八

成语拼音:
qī huāng bā luàn
成语解释:
形容非常慌张混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章:“虽然养娘奶子伏侍,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,七慌八,啼啼哭哭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乱的成语,乱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