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字结尾的成语 (44个)

21

不令而

成语拼音:
bù lìng ér xìn
成语解释:
令:命令;服。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
成语出处:
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不约而亲,不令而。”
22

达诚申

成语拼音:
dá chéng shēn xìn
成语解释:
达:表达;申:申明;:诚实。表达忠诚实的心意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,冰鲛之榖,沁芳之泉,枫露之茗:四者虽微,聊以达诚申。”
23

果于自

成语拼音:
guǒ yú zì xìn
成语解释:
果:果敢。形容过分自
成语出处: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皇子果于自,果于诬理哉?”
24

硁硁之

成语拼音:
kēng kēng zhī xìn
成语解释:
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固执的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6回:“主公犹执硁硁之,隐忍不言。”
25

陇头音

成语拼音:
lǒng tóu yīn xìn
成语解释:
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
成语出处:
元 高明《琵琶记 伯喈行路》:“叹路途千里,日日思亲。青梅如豆,难寄陇头音。”
26

鸾音鹤

成语拼音:
luán yīn hè xìn
成语解释:
比喻仙界的音
成语出处:
唐·罗隐《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》诗:“鸾音鹤杳难回,凤驾龙车早晚来。”
27

民保于

成语拼音:
mín bǎo yú xìn
成语解释:
指执政的人有还要有义,才能受到人民拥护。
成语出处:
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谚曰:‘民保于。’吾以义也。”
28

渺无音

成语拼音:
miǎo wú yīn xìn
成语解释:
指毫无消息
成语出处:
巴金《发的故事 窗下》:“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地丢开了我,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。”
29

偏听偏

成语拼音:
piān tīng piān xìn
成语解释:
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一方面的话;就以为真;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;方法不妥当。
成语出处:
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也。”
30

去食存

成语拼音:
qù shí cún xìn
成语解释:
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义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曰:‘去食。自古下皆有死,民无不立。’”
31

推诚布

成语拼音:
tuī chéng bù xìn
成语解释:
诚:真心,诚意;:诚实,义。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于翼传》:“翼又推诚布,事存宽简,夷夏感悦,比之大小冯君焉。”
32

推诚相

成语拼音:
tuī chéng xiāng xìn
成语解释:
诚:真心。以诚心相待,互相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5回:“臣与蜀主,推诚相,知臣本心,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。”
33

通风报

成语拼音:
tōng fēng bào xìn
成语解释:
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。
成语出处:
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20回:“那掌柜的说他恶毒,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,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。”
34

尾生之

成语拼音:
wěi shēng zhī xìn
成语解释:
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35

小忠小

成语拼音:
xiǎo zhōng xiǎo xìn
成语解释:
小表忠心,小讲用。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4回:“在献公前,小忠小,贡媚取怜。”
36

忠款诚

成语拼音:
zhōng kuǎn chéng xìn
成语解释:
款:诚恳。真诚守,没有二心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桓卫姬颂》:“齐桓卫姬,忠款诚。”
37

不言而

成语拼音:
bù yán ér xìn
成语解释:
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任。形容有崇高的威望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不言而,不比而周。”
38

胡为乱

成语拼音:
hú wéi luàn xìn
成语解释:
为:做,干。胡乱地做事,盲目地迷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7回:“向后来,再不可胡为乱,望你把三教归一。”
39

纳忠效

成语拼音:
nà zhōng xiào xìn
成语解释:
纳;献纳;效:献出。献出忠心和诤言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,有奇策材力之誉,自结明主。”
40

破除迷

成语拼音:
pò chú mí xìn
成语解释:
原指从宗教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现也指解放思想,扫除自卑感,树立敢想、敢说、敢干的新风格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要破除迷。不论古代的也好,现代的也好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信的成语,信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