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字结尾的成语 (50个)

21

昂然而

成语拼音:
áng rán ér rù
成语解释:
仰头挺胸地走进来。形容态度傲慢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:“须臾,李恢昂然而。”
22

昂然直

成语拼音:
áng rán zhí rù
成语解释:
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。形容态度傲慢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何进昂然直;至嘉德殿门,张让、段珪迎出,左右围住。”
23

长驱直

成语拼音:
cháng qū zhí rù
成语解释:
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:不停顿地一直向前。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:“自此,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,兵马长驱直。”
24

单刀趣

成语拼音:
dān dāo cù rù
成语解释:
单:单独。佛教语,比喻认定目标,勇猛精进。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,不绕弯子
成语出处:
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·灵佑禅师》:“单刀趣,则凡圣情尽,休露真常,理事不二,即如如佛。”
25

鬼出电

成语拼音:
guǐ chū diàn rù
成语解释:
比喻变化巧妙迅速,不易捉摸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雷声雨降,并应无穷,鬼出电,龙兴鸾集。”
26

祸从口出,病从口

成语拼音:
huò cóng kǒu chū,bìng cóng kǒu rù
成语解释:
祸:灾祸。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,吃错东西就会生病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1卷:“谚有‘祸从口出,病从口’,甚好。”
27

祸从口出,患从口

成语拼音:
huò cóng kǒu chū,huàn cóng kǒu rù
成语解释:
指说错了话要惹祸,吃错了东西要生病。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·颐》:“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”孔颍达疏:“先儒云:祸从口出,患从口。”
28

三过家门而不

成语拼音:
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
成语解释:
指夏禹治水的故事,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
成语出处:
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众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过家门而不……”
29

三过其门而不

成语拼音:
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成语解释:
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。”
30

言出患

成语拼音:
yán chū huàn rù
成语解释:
患:祸害,灾难。话一出口,患祸就随之进
成语出处: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言出患,言失身亡,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
31

诱敌深

成语拼音:
yòu dí shēn rù
成语解释:
诱:引诱。引诱敌人深深地进我方利于围歼的地区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我们历来主张‘诱敌深’,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。”
32

步步深

成语拼音:
bù bù shēn rù
成语解释:
一步一步地进事物的内部
成语出处:
33

打出吊

成语拼音:
dǎ chū diào rù
成语解释:
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周三那厮,打出吊,公然干颡。”
34

单刀直

成语拼音:
dān dāo zhí rù
成语解释:
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:刺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
成语出处:
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:“若是作家战将,便须单刀直,更莫如何若何。”
35

短刀直

成语拼音:
duǎn dāo zhí rù
成语解释:
比喻开门见山,直截爽快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四篇一:“我们可以短刀直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,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。”
36

大含细

成语拼音:
dà hán xì rù
成语解释:
原指文章的内容,既包涵天地的元气,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。形容文章博大精深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大者含元气,细者无间。”
37

刀枪不

成语拼音:
dāo qiāng bù rù
成语解释:
刀杀不进枪刺不死。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,批评、鼓励都不起作用
成语出处:
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三章:“我同孙猴子一样,早练得刀枪不啦!”
38

格格不

成语拼音:
gé gé bù rù
成语解释:
形容彼此不协调;不相容。格格:阻碍;隔阂。:融洽。
成语出处:
清 袁枚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》:“以前辈之典型,合后来之花样,自然格格不。”
39

过门不

成语拼音:
guò mén bù rù
成语解释:
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。”
40

龃龉难

成语拼音:
jǔ yǔ nán rù
成语解释:
龃龉:上下牙齿不齐,比喻相互抵触。形容见解不合,互不相容
成语出处:
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入的成语,入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