叹字结尾的成语 (29个)

21

白头之

成语拼音:
bái tóu zhī tàn
成语解释:
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此身皆托于足下,勿以他日见弃,使妾有白头之。”
22

触目兴

成语拼音:
chù mù xīng tàn
成语解释:
看到某种情况而引起感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焚书·杂述·杂说》:“一旦见景生情,触目兴。”
23

抚髀长

成语拼音:
fǔ bì cháng tàn
成语解释:
髀:股部,大腿。抚摩大腿,发出长长的息。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不觉抚髀长道:‘事皆前定,……安能久于人世乎!’”
24

风木

成语拼音:
fēng mù tàn
成语解释:
风木:同“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
成语出处:
宋·陆游《焚黄》:“早岁已形风木,余生永废《蓼莪》诗。”
25

废书而

成语拼音:
fèi shū ér tàn
成语解释:
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余读《孟子》书,至梁惠王问‘何以利吾国’,未尝不废书而也。”
26

付之一

成语拼音:
fù zhī yī tàn
成语解释:
一口气。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前日之事,我也不计较长短,付之一罢了。”
27

一唱三

成语拼音:
yī chàng sān tàn
成语解释:
原指宗庙的乐曲;一个人唱;三个人赞应和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也。”
28

脾肉之

成语拼音:
pí ròu zhī tàn
成语解释:
脾:通“髀”,大腿。指痛惜光阴虚度,思欲有所作为
成语出处:
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住荆州数年,尝于表坐起至厕,见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”
29

司马牛之

成语拼音:
sī mǎ niú zhī tàn
成语解释:
比喻对孑然一身、孤立无援的感
成语出处:
《论语 颜渊》:“司马牛忧曰:‘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’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叹的成语,叹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