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字结尾的成语 (57个)

41

玉卮无

成语拼音:
yù zhī wú dàng
成语解释:
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无,有瓦卮而有,君渴将何以饮?”
42

直截了

成语拼音:
zhí jié liǎo dàng
成语解释:
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绕弯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43

不了不

成语拼音:
bù liǎo bù dàng
成语解释:
犹言拖泥带水,没有了结。
成语出处:
《古今小说 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这老人忒没正经……知道五年十年在世,却去干这样不了不的事!”
44

臭不可

成语拼音:
chòu bù kě dāng
成语解释:
:承受。臭得使人受不了。比喻人名声极坏。
成语出处:
唐 柳宗元《东海若》:“刳而振其犀以嬉,取海水杂粪壤嶢蚘而实之,臭不可也。”
45

吊儿郎

成语拼音:
diào er láng dāng
成语解释:
形容仪容不整;作风散漫;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。
成语出处:
丰子恺《口中剿匪记》:“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,个个变坏,歪斜偏侧,吊儿郎,根本没有替我服务。”
46

大而无

成语拼音:
dà ér wú dàng
成语解释:
:底、边际。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。后用来表示虽然大;但不适用。
成语出处:
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’”
47

敢作敢

成语拼音:
gǎn zuò gǎn dāng
成语解释:
敢:有胆量。敢于放手行事,敢于承担责任。
成语出处:
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75回:“敢作敢,才是英雄好汉。”
48

敢做敢

成语拼音:
gǎn zuò gǎn dāng
成语解释:
敢于放手做事,也敢于承担责任
成语出处:
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35回:“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热,敢做敢报不平。”
49

矫枉过

成语拼音:
jiǎo wǎng guò dāng
成语解释:
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四:“石公此论,未为不是;惜乎矫枉过,遂开后人口实。”
50

惬心贵

成语拼音:
qiè xīn guì dāng
成语解释:
合情合理。
成语出处:
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故夫夸目者尚奢,惬心者贵。”
51

锐不可

成语拼音:
ruì bù kě dāng
成语解释:
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;不可抵挡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1卷:“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,锐不可。”
52

羞愧难

成语拼音:
xiū kuì nán dāng
成语解释:
:承受。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那婆子羞愧难,一言不发。”
53

一力承

成语拼音:
yī lì chéng dāng
成语解释:
独自负责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1回:“在晋侯面前,一力承。”
54

依头缕

成语拼音:
yī tóu lǚ dàng
成语解释:
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。
成语出处:
元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四折:“则要你依头缕,分星劈两,责状招实。”
55

阎王好见,小鬼难

成语拼音:
yán wáng hǎo jiàn,xiǎo guǐ nán dāng
成语解释:
:对着。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,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阎王好见,小鬼难。旁边若有人帮衬,敲敲边鼓,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。”
56

自做自

成语拼音:
zì zuò zì dāng
成语解释:
自己做了蠢事坏事,自己受累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任珪道:‘不必缚我,我自做自,并不连累你们。’”
57

吊尔郎

成语拼音:
diào er láng dāng
成语解释:
形容作风散漫,态度不严肃。
成语出处:
* 最后一个字是当的成语,当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