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字结尾的成语 (63个)

21

各门另

成语拼音:
gè mén lìng hù
成语解释:
各:各自;另:别的,另外。各自立有自己的门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3回:“各门另,谁管谁的事?”
22

千家万

成语拼音:
qiān jiā wàn hù
成语解释:
众多人家。
成语出处:
孙犁《画的梦》:“千家万的年画,给了我很多知识。”
23

散灰扃

成语拼音:
sàn huī jiōng hù
成语解释:
①在地上撒灰,将门关锁。②旧时因以“散灰扃”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李益传》:“然少有痴病,而多猜忌,防闲妻妾,过为苛酷,而有散灰扃之谭闻于时。故时谓妒痴为‘李益疾’。”
24

依门傍

成语拼音:
yī mén bàng hù
成语解释:
谓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富莫富于常知足》:“无骨力则待人而行,倚势乃立,东西恃赖耳,依门傍,真同仆妾,非贱而何?”又《史纲评要·周纪·威烈王》:“以此猛烈,赴道不难,与世上好人依门傍者何啻千里。”
25

足不窥

成语拼音:
zú bù kuī hù
成语解释:
同“足不出”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26

足不逾

成语拼音:
zú bù yú hù
成语解释:
见“足不出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何求》:“仍住吴,居波若寺,足不逾,人莫见其面。”
27

窄门窄

成语拼音:
zhǎi mén zhǎi hù
成语解释:
比喻小人家。
成语出处:
《金瓶梅词》第六九回:“若是小媳妇那里,窄门窄,敢招惹这个事!”
28

自作门

成语拼音:
zì zuò mén hù
成语解释:
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。同“自立门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 韦云起传》:“今朝廷之内,多山东人,而自作门,更相剡荐,附下罔上,共为朋党。”
29

暴发

成语拼音:
bào fā hù
成语解释:
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30

傍门依

成语拼音:
bàng mén yī hù
成语解释:
傍:依傍,靠着;门、:家。依靠在别人门庭上。指依赖别人,不能自立
成语出处:
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》:“尽宇内秦楚燕韩,傍门依者,共是俺一家友生。”
31

鸱张门

成语拼音:
chī zhāng mén hù
成语解释:
树立门,标榜门庭。
成语出处: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九:“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,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之恶习。”
32

道不拾遗,夜不闭

成语拼音:
dào bù shí yí,yè bù bì hù
成语解释:
遗:遗失的东西;:门。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,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。形容社会风气好
成语出处: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》:“子产退而为政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而不闭。”
33

独门独

成语拼音:
dú mén dú hù
成语解释:
单独一家
成语出处:
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二章:“我们独门独的,就只这么一个靠得住的亲戚。”
34

当门抵

成语拼音:
dāng mén dǐ hù
成语解释:
指撑持门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他两人没有嬷嬷,只是盼奴当门抵。”
35

分门别

成语拼音:
fēn mén bié hù
成语解释:
分、别:分辨、区别;门:一般事物的分类;:门。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,各立门
成语出处:
金、元·尹志平《巫山一段云·劝世》:“不认忘名默悟,只解分门别一朝合眼见前程,悔恨不圆成。”
36

金门绣

成语拼音:
jīn mén xiù hù
成语解释:
指富贵人家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1回:“怨不得姑娘不认得;你们在这金门绣里,那里认的木头?”
37

茅室蓬

成语拼音:
máo shì péng hù
成语解释:
蓬:草名,也叫“飞蓬”。用茅草盖成的房子。形容居处极其简陋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孔淳传》:“茅室蓬,庭草芜径,唯床上有数卷书。”
38

破落

成语拼音:
pò luò hù
成语解释:
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,一个浮浪破落子弟,姓高,排行第二,自小不成家业,只好刺枪使棒,最是踢得好脚气球。”
39

蓬门筚

成语拼音:
péng mén bì hù
成语解释:
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筚门圭窬,蓬瓮牖。”
40

亡秦三

成语拼音:
wáng qín sān hù
成语解释: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后因以“亡秦三”指不畏强暴,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户的成语,户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