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字结尾的成语 (102个)

21

焦眉皱

成语拼音:
jiāo méi zhòu yǎn
成语解释:
见“焦眉愁”。
成语出处:
沙汀《兽道》:“街上十分冷落,几个站在门口看街的女人,老远就焦眉皱,随即退进门槛内面去了。”
22

开眉笑

成语拼音:
kāi méi xiào yǎn
成语解释:
见“开眉展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9回:“他觉没趣,站起来说声叨忧,开眉笑,得意洋洋的去了。”
23

立眉瞪

成语拼音:
lì méi dèng yǎn
成语解释:
倒竖双眉,圆瞪二目。形容暴怒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1章:“她退了两步,立眉瞪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:‘你别动!’”
24

立眉竖

成语拼音:
lì méi shù yǎn
成语解释:
指耸眉瞪,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11章:“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地一吆唤,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。”
25

弄眉挤

成语拼音:
nòng méi jǐ yǎn
成语解释:
用眉向人示意。有贬意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学应卯了,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弄眉挤,二人假出小恭,走至后院说梯己话。”
26

善眉善

成语拼音:
shàn méi shàn yǎn
成语解释:
形容容貌善良。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回:“虽是吊死……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,反是善眉善的。”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十一:“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,善眉善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。”
27

涎脸饧

成语拼音:
xián liǎn táng yǎn
成语解释:
嬉皮笑脸,挤眉弄。形容轻佻相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虹》:“像卫队似的,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的恶少。”
28

安眉带

成语拼音:
ān méi dài yǎn
成语解释:
长了眉毛,有了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29

别具慧

成语拼音:
bié jù huì yǎn
成语解释:
慧:聪明;有才智。具有独到光;高明的见解。
成语出处:
宋 叶寘《爱日斋丛钞》:“(杨万里)又有《送彭元忠》诗:‘近来别具一只,要踏唐人最上关。’”
30

吹胡子瞪

成语拼音:
chuī hú zi dèng yǎn
成语解释:
形容很生气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刘绍棠《渔火》第一章三:“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,吹胡子瞪,在桥上张牙舞爪。”
31

迟眉钝

成语拼音:
chí méi dùn yǎn
成语解释:
神呆滞,不灵活
成语出处:
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六部分:“并且迟眉钝地,看着人憨痴痴地,比蔡兴顺精灵不到多少。”
32

愁眉泪

成语拼音:
chóu méi lèi yǎn
成语解释:
皱着眉头,掉下泪。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元 方伯成《端正好 忆别》套曲:“我痛着迷不似今番,愁眉泪。恨别离最易,恨见应难。”
33

大处着

成语拼音:
dà chù zhuó yǎn
成语解释:
:观察。指从整体;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;考虑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,延了安家的宗祀,大处着,便不忍吹求到此。”
34

独具只

成语拼音:
dú jù zhī yǎn
成语解释:
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力。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;见解新颖、深刻。
成语出处:
宋 杨万里《送彭元忠县丞北归》诗:“近来别具一只,要踏唐人最上关。”
35

低眉垂

成语拼音:
dī méi chuí yǎn
成语解释:
低着头,垂着。形容害羞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·陶贞怀《天雨花》第四回:“桂香袖手床沿坐,低眉垂做新人。”
36

丢眉丢

成语拼音:
diū méi diū yǎn
成语解释:
用目光挑逗传情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,晓得吴氏这些行径,也自丢眉丢来挑吴氏。”
37

凡夫肉

成语拼音:
fán fū ròu yǎn
成语解释:
比喻缺乏观察人的光。也比喻平凡的见识。
成语出处:
《法华经》:“凡夫浅识,深著五欲。” 唐·玄奘译《赞弥勒四礼文》:“凡夫肉未曾识,为现千尺一金躯。”
38

鼓睛暴

成语拼音:
gǔ jīng bào yǎn
成语解释:
睛突出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〉自序》:“中国的鼓睛暴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、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。”
39

焦眉愁

成语拼音:
jiāo méi chóu yǎn
成语解释:
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。
成语出处:
艾芜《山峡中》:“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的样子,一面就摸着她的足,叹气。”
40

开眉展

成语拼音:
kāi méi zhǎn yǎn
成语解释:
高兴愉快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:“若是有识我们的,水里水里去,火里火里去,若能够受用得一日,便死了开眉展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眼的成语,眼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