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字结尾的成语 (55个)

41

刚正无

成语拼音:
gāng zhèng wú sī
成语解释:
刚:刚直;正:正直。刚直方正而没有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27回:“为人刚正无,不轻一笑。”
42

假公营

成语拼音:
jiǎ gōng yíng sī
成语解释:
见“假公济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元典章·进表》:“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,以进表为由,假公营,滥行给驿。”
43

弃公营

成语拼音:
qì gōng yíng sī
成语解释:
丢弃公益,谋求利。
成语出处:
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“四方代祀之使,弃公营,多不诚洁,以是神不谙格,请慎择之。”
44

忧公无

成语拼音:
yōu gōng wú sī
成语解释:
忧:愁苦,忧虑。忧虑国家公事,不考虑个人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桓范《世要论·臣不易》:“陈之于主,行之于身,志于忠上济事,忧公无。”
45

因公行

成语拼音:
yīn gōng xíng sī
成语解释:
见“因公假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,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,或因公行,逞纵威福。”
46

植党自

成语拼音:
zhí dǎng zì sī
成语解释:
见“植党营”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借多陵寡,植党自,于是战斗以兴。”
47

正直无

成语拼音:
zhèng zhí wú sī
成语解释:
为人做事很正直,没有任何心。
成语出处:
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襄七年传曰:‘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’言正者能自正,直者能正人曲,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。”
48

返哺之

成语拼音:
fǎn bǔ zhī sī
成语解释:
返哺:雏鸟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报答亲恩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君如念妾,还祈以楼宅相假,使妾得以申返哺之。”
49

舐犊之

成语拼音:
shì dú zhī sī
成语解释:
舐:舔;犊:小牛仔;:偏爱。老牛爱抚小牛,用舌舐舔。比喻爱儿女之情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州吁之恶,皆逆子所酿成,诸君请从轻典,得无疑我有舐犊之乎?”
50

天道无

成语拼音:
tiān dào wú sī
成语解释:
天道:天理。指上天公正,不偏袒亲旧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谢历日表》:“臣闻天道无,所以运行寒暑;圣人有作,所以恭授民时。”
51

万贯家

成语拼音:
wàn guàn ji sī
成语解释:
万贯:上万贯铜钱。贯:古时穿钱的绳子,既钱穿,也指一串钱,一千文为一串,称一贯。形容家产很多,非常富有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老爹爹纵有万贯家,自有嫡子嫡孙,干你野种屁事!”
52

徇公灭

成语拼音:
xùn gōng miè sī
成语解释:
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利于不顾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与薛苹诏》:“卿勤王之节,徇公灭;事主之诚,移忠资孝。”
53

一念之

成语拼音:
yī niàn zhī sī
成语解释:
一个念头的差错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李伯言》:“阴曹不与人世等,一念之不可容。急消他念,则火自息。”
54

执法无

成语拼音:
zhí fǎ wú sī
成语解释:
执行法令非常坚定,毫不动摇
成语出处:
55

反哺之

成语拼音:
fǎn bǔ zhī sī
成语解释:
反哺:幼鸟长大后,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养育之恩。
成语出处:
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私的成语,私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