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字结尾的成语 (67个)

41

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

成语拼音:
ān bù lí mǎ bèi,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
成语解释:
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。”
42

薄技在

成语拼音:
bó jì zài shēn
成语解释:
薄:微小。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。
成语出处:
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。”
43

持禄养

成语拼音:
chí lù yǎng shēn
成语解释:
禄:薪俸。保住职位以养自。形容庸碌无为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熊赐履传》:“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,外托考成慎重之名,内怀持禄养之念。”
44

大胆包

成语拼音:
dà dǎn bāo shēn
成语解释:
谓胆量极大。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四折:“关云长雄略盖世,赵子龙大胆包。”
45

胆大于

成语拼音:
dǎn dà yú shēn
成语解释:
犹言胆大如斗。谓无所忌惮。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成语出处:
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46

顶名替

成语拼音:
dǐng míng tì shēn
成语解释:
犹言顶名冒姓。
成语出处:
《西游记》第十五回:“顶名替者取首级,交头互耳者取首级。”
47

奋不顾

成语拼音:
fèn bù gù shēn
成语解释:
奋:振作精神;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;不顾个人安危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以徇国家之急。”
48

毁不危

成语拼音:
huǐ bù wēi shēn
成语解释:
见“毁不灭性”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丧不虑居,毁不危。”
49

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

成语拼音:
jī cái qiān wàn,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
成语解释:
积蓄财产,不如学点技术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谚曰:‘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。’技之易习而可贵者,无过读书也。”
50

孑然一

成语拼音:
jié rán yī shēn
成语解释:
孑然:孤独的样子。孤单单的一个人。
成语出处:
宋 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八卷:“岁月滋久,根深蒂结,生育男女,于义有不可负者,兼渠孑然一,无所依傍,处性不能自立。”
51

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

成语拼音:
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,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
成语解释:
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中庸集注》第十三章:“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。”
52

科班出

成语拼音:
kē bān chū shēn
成语解释:
科班:指旧时招收儿童;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。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升学与就业》:“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‘学校’‘科班’出,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!”
53

芒刺在

成语拼音:
máng cì zài shēn
成语解释:
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成语出处: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13章:“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,使他有如芒刺在,脊梁骨痒痒,可又不敢回头。”
54

渺然一

成语拼音:
miǎo rán yī shēn
成语解释:
渺然:微小的样子。孤孤单单一个人。形容力量微小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
55

弃智遗

成语拼音:
qì zhì yí shēn
成语解释:
谓不与人斗智争利,忘记自的存在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嵇康《赠兄秀才入军诗》:“琴诗自乐,远游可珍。含道独往,弃智遗。寂乎无累,何求于人?”
56

三省吾

成语拼音:
sān shěng wú shēn
成语解释:
省:检查,反省。:自。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。一说一日反省三次。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。亦作“吾日三省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,为人谋而不忠乎?’”
57

恫瘝在

成语拼音:
tōng guān zài shēng
成语解释:
恫:疼痛;瘝:病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
成语出处:
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第二卷:“与天地万物为一体,处处恫瘝在。”
58

忧国忘

成语拼音:
yōu guó wàng shēn
成语解释:
忧:忧虑。一心忧虑国事,忘了自安危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淮南忠壮王允传》:“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,忧国忘,讨乱奋发,几于克捷。”
59

引火烧

成语拼音:
yǐn huǒ shāo shēn
成语解释:
比喻自招灾祸;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;争取大家的批评;帮助。
成语出处: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60

验明正

成语拼音:
yàn míng zhèng shēn
成语解释:
验清楚确是其本人,而非冒名顶替者
成语出处: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只要‘验明正’,不是冒充,他们陈家族长来不来,倒也不生关系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身的成语,身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