辙字结尾的成语 (37个)

21

扳辕卧

成语拼音:
pān yuán wò zhé
成语解释:
扳:通“攀”;:车迹。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挡车。指挽留眷恋好官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遂解官东归,百姓闻知,扳辕卧而留,泣声震地。”
22

如出一

成语拼音:
rú chū yī zhé
成语解释:
:车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成语出处:
宋 洪迈《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》:“二奸鬼之害人,如出一。”
23

螳臂扼

成语拼音:
táng bì è zhé
成语解释:
螳臂:螳螂的前腿;扼:控制;:行车的方向。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
成语出处: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》:“人臣之谬思乱者,乃螳臂扼耳。”
24

螳螂拒

成语拼音:
táng láng jù zhé
成语解释:
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成语出处:
唐 刘知幾《史通 载文》:“乃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
25

循涂守

成语拼音:
xún tú shǒu zhé
成语解释:
亦作“循途守”。遵守规矩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答方宾王书》:“循涂守,犹言循规蹈矩云耳。”
26

再蹈覆

成语拼音:
zài dǎo fù zhé
成语解释:
再:重复;蹈:踩、踏;:车迹、道路。重复走翻车的道路,指不接受教训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抱箭集·第二辑·曼陀罗华》:“这也是一种经验呢,我们都是年青人,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,我们可以不再蹈覆了。”
27

虫臂拒

成语拼音:
chóng bì jù zhé
成语解释:
拒:抵抗;:车轮痕迹,指车。比喻以小敌大,力量悬殊
成语出处:
唐·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虫臂拒,鸡肋承拳,万万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
28

古今一

成语拼音:
gǔ jīn yī zhé
成语解释:
:车轮碾过的痕迹。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
成语出处:
清·姚华《曲海一勺·述旨第一》:“立言者骛高,读书者好奇,与其詹詹,毋宁炎炎,古今一,颠扑不破。”
29

改弦易

成语拼音:
gǎi xián yì zhé
成语解释:
易:更换;;车轮压过的痕迹。琴换了弦;车子换了路。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》:“使其子孙改弦易,务从宽厚,亦足以盖其父之愆。”
30

改辕易

成语拼音:
gǎi yuán yì zhé
成语解释:
辕:车辕;:车走过的痕迹,借指道路。改变车辕的方向,走新的路。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。
成语出处:
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张秦》:“其初改辕易,如枯弦敝轸,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;少焉遂使师旷忘味,钟期改容也。”
31

千古一

成语拼音:
qiān gǔ yī zhé
成语解释:
谓自古相同。
成语出处:
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六:“后村所谓‘谄谀以求悦,揣摩以幸中’,千古一也。”
32

濡沫涸

成语拼音:
rú mò hé zhé
成语解释:
濡:沾湿;沫:唾沫;涸:干枯。车里的水干了,鱼吐沫互相润湿。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33

熟路轻

成语拼音:
shú lù qīng zhé
成语解释:
驾轻快的车,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处世有经验,办起事来很容易。
成语出处:
宋·张榘《摸鱼儿·为赵懒窝寿》词:“君看取,世道羊肠曲折,依然熟路轻。”
34

同出一

成语拼音:
tóng chū yī zhé
成语解释:
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。
成语出处:
35

造车合

成语拼音:
zào chē hé zhé
成语解释:
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。
成语出处:
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五卷:“反观序《修水集》造车合之语,则知持此论旧矣。”
36

南辕北

成语拼音:
nán yuán běi zhé
成语解释:
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37

一改故

成语拼音:
yī gǎi gù zhé
成语解释:
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。指坚决走上新路。
成语出处:
* 最后一个字是辙的成语,辙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