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 (728个)

81

知雪

成语拼音:
chán bù zhī xuě
成语解释:
知了夏天生,秋天死,看到雪。比喻人见闻广。
成语出处:
汉·桓宽《盐伯论·相刺》:“以所信人,若蝉之知雪坚。”
82

补失

成语拼音:
dé bù bǔ shī
成语解释:
见“得偿失”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权遂征夷州,得补失。”
83

偿失

成语拼音:
dé bù cháng shī
成语解释:
所得到的补偿了所失去的。形容上算。
成语出处:
宋 陆游《序》:“得偿失,荣盖愧。”
84

酬失

成语拼音:
dé bù chóu shī
成语解释:
见“得偿失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关已言矣。故得酬失,功半劳。”
85

偿丧

成语拼音:
dé bù cháng sàng
成语解释:
见“得偿失”。
成语出处:
金·王若虚《进士彭子升墓志》:“晚登一第,则到官未满而亡,仅予随夺,得偿丧。”
86

掇遗

成语拼音:
dào bù duō yí
成语解释:
同“道拾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降、败、杀人及剽动者斩,盗者十倍取偿,杀牛马者没为奴婢,故道掇遗。”
87

举遗

成语拼音:
dào bù jǔ yí
成语解释:
同“道拾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阚祾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祾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举遗。”
88

可假

成语拼音:
dí bù kě jiǎ
成语解释:
可宽容敌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臣闻之,敌可假,时可失。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。”
89

可纵

成语拼音:
dí bù kě zòng
成语解释:
对敌人能放纵。
成语出处: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奉可失,敌可纵。”
90

成语拼音:
duì bù qǐ
成语解释:
表示抱歉的客套话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0回:“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,自己实在对起雯青,人非木石,岂能漠然!”
91

失时

成语拼音:
dòng bù shī shí
成语解释: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失时机。指切合时宜的事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失机。”
92

舍手

成语拼音:
dú bù shě shǒu
成语解释:
舍:舍得,愿意。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得放下。
成语出处: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参寥》:“爱其诗,读舍手;属其谈,挽听去。”
93

拾遗

成语拼音:
dào bù shí yí
成语解释:
遗:丢失的东西。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;据为己有。形容社会风气很好。也作“路拾遗”。
成语出处:
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》:“子产退而为政,五年,国无盗贼,道拾遗。”
94

徒来

成语拼音:
fú bù tú lái
成语解释:
徒:徒然。幸福之事会无故到来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谏者福也,谀者贼也。人主听谀,是愚惑也。虽然,祸妄至,福徒来。”
95

徇情

成语拼音:
fǎ bù xùn qíng
成语解释:
法:法律;徇:偏私;情:人情,私情。法律徇私情。指执法公正,讲私人感情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,法徇情,尔直深戒。”
96

容情

成语拼音:
fǎ rù róng qíng
成语解释:
在法律面前能容许人情宽容
成语出处: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四卷第十回:“金学曾实忍伤害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,但法容情。”
97

补患

成语拼音:
gōng bù bǔ huàn
成语解释:
功:功绩;患:祸害,灾难。指取得的功绩还抵过带来的祸患
成语出处:
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汉击匈奴,虽得阴山,枕骸遍野,功补患。”
98

成,低

成语拼音:
gāo bù chéng,dī bù jiù
成语解释:
高而合意的,做到或得到;做得了、能得到的,又认为低而肯做或肯要(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)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师道《宿柴城》诗:“起倒供聊应俗,高低莫可只随缘。”
99

凑,低

成语拼音:
gāo bù còu,dī bù jiù
成语解释:
就:成。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高凑,低就,打从帮闲的,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,也就做鬼脸,把‘倒运’两字笑他,在话下。”
100

成,名

成语拼音:
gōng bù chéng,míng bù jiù
成语解释:
就:成。比喻事情没成功,没有捞到什么好处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9回:“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,到了功成,名就的时候,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……告诉老爷。”
*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