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同的成语 (60个)

21

戴天

成语拼音:
bù tóng dài tiān
成语解释:
戴: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。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。形容仇恨极深
成语出处:
《公羊传 庄公四年》“讳与仇狩也”汉何休注:“《礼》,父母之仇,不戴天。”
22

伐异

成语拼音:
biāo tóng fá yì
成语解释:
帮助意见相的人,排斥意见不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轻诋》:“真长标伐异,侠之大者。常谓使君降阶为甚,乃复为之驱驰邪?”
23

末离

成语拼音:
běn tóng mò lí
成语解释:
本旨相而途径不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臧洪传》:“……子谓余身死而名灭,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。本末离,努力努力,夫复何言!”
24

末异

成语拼音:
běn tóng mò yì
成语解释:
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
成语出处:
晋 卢湛《赠刘琨书》:“盖本末异,杨朱兴哀。”
25

妒异

成语拼音:
dǎng tóng dù yì
成语解释:
犹言党伐异。
成语出处:
唐·张说《府君墓志铭》:“君以律有违经背礼,著《妨难》十九篇,书奏,帝下有司而删定之;官党妒异,竟寝其议。”
26

伐异

成语拼音:
dǎng tóng fá yì
成语解释:
党:原“傥”;指偏袒;现在也指结伙;伐:攻击偏袒或聚集自己意见相的人;排斥、攻击跟自己意见不的人。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27

境域

成语拼音:
dà tóng jìng yù
成语解释:
:所有地方都这样。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。”
28

契合

成语拼音:
dào tóng qì hé
成语解释:
犹言道合志
成语出处:
晋·陆云《失题》诗:“道契合,体异心并。”
29

小异

成语拼音:
dà tóng xiǎo yì
成语解释:
异:差异。大体相;稍有差异。
成语出处:
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大而与小异,此之谓小异;万物毕毕异,此之谓大异。”
30

义合

成语拼音:
dào tóng yì hé
成语解释:
犹言道合志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婚诺》:“他第三个兄弟钱塘君与我道义合,相得甚欢。”
31

志合

成语拼音:
dào tóng zhì hé
成语解释:
犹言道合志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又谢庞参政启》:“尝托僚寀,获友高明,道志合,出处如一。”
32

父母

成语拼音:
ēn tóng fù mǔ
成语解释:
恩:恩惠;:如。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父母一样。
成语出处:
唐·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”
33

山岳

成语拼音:
ēn tóng shān yuè
成语解释:
犹恩重如山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梅女》:“萍水之人,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。但泉下搞骸,舌不得缩,索不得除,求断屋梁而焚之,恩山岳矣。”
34

再生

成语拼音:
ēn tóng zài shēng
成语解释:
恩:恩德。比喻恩情极大,像使自己再生一样
成语出处:
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17回:“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再生的母亲。”
35

再造

成语拼音:
ēn tóng zài zào
成语解释:
再造:再生。使人再生的恩惠。比喻恩情极大,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:“倘出此关,不啻恩再造。将来如有出头之日,莫非伯伯所赐了。”
36

等闲

成语拼音:
fēi tóng děng xián
成语解释:
非:不;等闲:寻常,一般。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,不能忽视
成语出处:
《追求》:“除非他自承怯弱,抛弃了这憧憬,不然,他不得不做一个非等闲的人。”
37

儿戏

成语拼音:
fēi tóng ér xì
成语解释:
比喻事情很重要,不是闹着玩的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4回:“玩是玩,笑是笑,这个事非儿戏,你可别混说!”
38

小可

成语拼音:
fēi tóng xiǎo kě
成语解释:
小可:寻常;一般。不于一般的小事。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;不可忽视。也指人的学问、本领不寻常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关天关地,非小可!”
39

水密

成语拼音:
hé tóng shuǐ mì
成语解释:
比喻彼此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:
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邵氏故意欲责秀姑,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。彼此河水密,各不相瞒。”
40

儿戏

成语拼音:
shì tóng ér xì
成语解释:
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。比喻不当一回事;极不重视。儿戏:小孩子闹着玩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,千万不要草菅人命,视儿戏。”
* 第二个字是同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