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寒的成语 (36个)

21

于水

成语拼音:
bīng hán yú shuǐ
成语解释:
冰比水冷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于水。”
22

中人

成语拼音:
bó hán zhòng rén
成语解释:
:轻微的气。中人:伤人。指轻微的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。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辩》:“憯凄增欷兮,薄之中人。”
23

发竖

成语拼音:
dǎn hán fā shù
成语解释:
形容恐怖之极。
成语出处: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24

索裘

成语拼音:
dà hán suǒ qiú
成语解释:
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。比喻平时没有准备,事到临头十分慌乱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法言·寡见》:“大而后索认裘,不亦晚乎?”
25

暑湿

成语拼音:
fēng hán shǔ shī
成语解释:
导致患病的四种因素。泛指致病的原因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楔子:“他的病可着我猜,我依着他便了。你不是风暑湿么?”
26

毛竖

成语拼音:
gǔ hán máo shù
成语解释:
形容十分害怕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后人书之,留传万代,可谓骨毛竖也。”
27

广仙子

成语拼音:
guǎng hán xiān zǐ
成语解释:
广:即广宫,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。广宫里的仙子——嫦娥。
成语出处:
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牛小姐赏月》:“环珮湿,似月下归来飞琼。那更,香鬓云鬟,清辉玉臂,广仙子也堪并。”
28

啼饥

成语拼音:
háo hán tí jī
成语解释:
因为饥饿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冬暖而儿号,年丰而妻啼饥。
29

岛瘦

成语拼音:
jiāo hán dǎo shòu
成语解释:
本指孟郊、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。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元轻白俗,郊岛瘦。嘹然一吟,众作卑陋。”
30

交凑

成语拼音:
jī hán jiāo còu
成语解释:
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同“饥交迫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袁湛传》:“不敦其本,则末业滋章;饥交凑,则廉耻不立。”
31

交切

成语拼音:
jī hán jiāo qiē
成语解释:
饥饿与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第一卷:“上谓曰:‘汝何为作贼?’对曰:‘饥交切,所以为盗。’”
32

交至

成语拼音:
jī hán jiāo zhì
成语解释:
同“饥交迫”。
成语出处:
晋·陶潜《劝农》诗:“宴安自逸,岁暮奚冀?担石不储,饥交至。”
33

莫如重裘

成语拼音:
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
成语解释:
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。
成语出处:
汉 徐幹《中论 虚道》:“语称:‘救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修身,疗暑莫如亲冰。’信矣哉!”
34

赈贫

成语拼音:
jì hán zhèn pín
成语解释:
济:救济;赈:赈济。救助苦,赈济贫穷。
成语出处:
《全相平话·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》:“养老尊贤,教其术,畜其能,吊死问孤,济赈贫,与百姓同甘共苦。”
35

涧肃

成语拼音:
lín hán jiàn sù
成语解释:
指秋冬间林木凋零、涧水枯落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
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每晴初霜旦,林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”
36

酷暑

成语拼音:
qí hán kù shǔ
成语解释:
祁:大。冬季大,夏天湿热
成语出处:
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:“祁酷暑不稍间。”
* 第二个字是寒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