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志的成语 (38个)

21

屈道

成语拼音:
cuī zhì qū dào
成语解释:
摧:摧折,放弃;道:道德。抛弃理想追求,失去道义节操。形容身处逆境,不能守操如一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隐逸传论》:“夫独往之人,不能摧屈道,借誉期通。”
22

爱古

成语拼音:
dǔ zhì ài gǔ
成语解释:
向专一。趣专一,爱好古典
成语出处:
《北史·景穆十二王传》:“十六通《杜氏春秋》,下帷读书,笃爱古。”
23

不倦

成语拼音:
dǔ zhì bù juàn
成语解释:
向专一;倦:厌倦。指学习趣专一,不知疲倦
成语出处:
《江表传》:“蒙始就学,笃不倦。”
24

好学

成语拼音:
dǔ zhì hǎo xué
成语解释:
:专心一,立不变。专心致,勤奋好学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霸矜严有威容,家累千金,不事产业。笃好学,师事九江太守房元。”
25

研思

成语拼音:
dǐ zhì yán sī
成语解释:
专心致,深思钻研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异·胡四娘》:“程入闱,砥研思,以求必售。”
26

而殁

成语拼音:
jī zhì ér mò
成语解释:
赍:怀抱着,带着;殁:死。指怀抱着未遂的愿而死去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27

而没

成语拼音:
jī zhì ér mò
成语解释:
赍:怀抱着,带着;殁:死。愿没有实现就死了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28

没地

成语拼音:
jī zhì mò dì
成语解释:
赍:怀抱着,带着;没:死。愿没有实现就死了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29

辱身

成语拼音:
jiàng zhì rǔ shēn
成语解释:
降:压抑;减损。压抑自己的意;降低自己的身份;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柳下惠,少连,降辱身矣。”
30

述事

成语拼音:
jì zhì shù shì
成语解释:
继:继承;述:陈述。继承先人之以言事理政
成语出处:
《宣和书谱》第一卷:“一旦用王浚,唾手可行,故天下始一于晋。夫可谓继述事之主。”
31

以没

成语拼音:
jī zhì yǐ méi
成语解释:
见“赍而殁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32

以殁

成语拼音:
jī zhì yǐ mò
成语解释:
见“赍而殁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范浚《徐忠壮传》:“而率赍以殁,义士所为悼叹者也。”
33

竭精

成语拼音:
lì zhì jié jīng
成语解释:
指坚定意,竭尽全力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定以天下布衣励竭精,以赴延阙。”
34

常在

成语拼音:
měng zhì cháng zài
成语解释:
比喻雄心壮,至死不变。
成语出处:
晋·陶潜《读山海经》诗:“刑天舞于戚,猛固常在。”
35

达道

成语拼音:
qiú zhì dá dào
成语解释:
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,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。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成语出处:
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36

不屈

成语拼音:
shǐ zhì bù qū
成语解释:
矢:通“誓”;屈:屈服。立决不屈服
成语出处:
清·顾彩《髯樵传》:“义哉髯也,见义必为,矢不屈,求之士人中,亦几几难之。”
37

不摇

成语拼音:
shǐ zhì bù yáo
成语解释:
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摇:动摇。发誓立,决不改变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异·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不摇。”
38

捐躯

成语拼音:
shǐ zhì juān qū
成语解释:
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捐躯:牺牲生命。立牺牲而不屈服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尚可喜传》:“惟知矢捐躯,保国岭南,以表臣始终之诚。”
* 第二个字是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