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 (36个)

21

不睬

成语拼音:
bù lǐ bù cǎi
成语解释:
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,漠不关心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7回:“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,任凭这边赔尽小心,那边只是不不睬。”
22

成语拼音:
dài lǐ bù lǐ
成语解释:
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二大爷,你们这会子瞧我穷,回来我得了银子,就是个财主了。别这么待的。”
23

阴阳

成语拼音:
diào lǐ yīn yáng
成语解释:
犹言调和阴阳。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一》:“宰相在上佐天子调阴阳,下遂万物之宜,外镇抚四夷,内亲附百姓,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。”
24

力争

成语拼音:
jù lǐ lì zhēng
成语解释:
据:依据;按照。依据正确的道;尽力争取。
成语出处:
北齐 魏收《魏书 阳固传》:“崇虽贵盛,固据不挠,谈者欣焉。”
25

度情

成语拼音:
kuí lǐ duó qíng
成语解释:
揆:揣测;:事;度:估计,猜度;情:常情。从情上揣度
成语出处:
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 辽左弃地》:“揆度情,大有未便。”
26

度势

成语拼音:
kuí lǐ dù shì
成语解释:
衡量道,揣度情势。
成语出处:
清·林则徐《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与概断各国贸易,揆度势,迥不相同。”
27

分枝

成语拼音:
lián lǐ fēn zhī
成语解释:
喻夫妻分离。
成语出处:
宋·孙光宪《清平乐》词:“愁肠欲断,正是青春半,连分枝鸾失伴,又是一场离散。”
28

成语拼音:
lián lǐ zhī
成语解释:
不同根的草木、枝干连生在一起。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枝。”
29

违天

成语拼音:
nì lǐ wéi tiān
成语解释:
逆:违反;悖:违背。违背天道常
成语出处: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宝剑记·避难遇义》:“我存仁义,肯从他逆违天。”
30

会心

成语拼音:
qiē lǐ huì xīn
成语解释:
犹切厌心。
成语出处:
宋·叶适《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》:“江淮士人零落,既闻君讲说,切会心,坐席皆满。”
31

尽性

成语拼音:
qióng lǐ jìn xìng
成语解释:
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,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。后泛指穷究事
成语出处:
《易·说卦》:“穷尽兴,以至于命。”
32

难容

成语拼音:
qíng lǐ nán róng
成语解释:
容:容忍,宽恕。指无论在人情与事两方面都难以容忍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,那厮每情难容。”
33

厌心

成语拼音:
qiē lǐ yàn xīn
成语解释:
切合事而令人心满意足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显附者,辞直义畅,切厌心者也。”
34

餍心

成语拼音:
qiē lǐ yàn xīn
成语解释:
见“切2厌心”。
成语出处: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叙》:“道通天地之外,思入风云之中,批隙导窾,切餍心。”
35

切情

成语拼音:
rù lǐ qiē qíng
成语解释:
合乎道,切合实情。
成语出处:
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
36

万机

成语拼音:
rì lǐ wàn jī
成语解释:
:处;万机:纷繁的政务。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许许多多的事务。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。
成语出处:
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二卷:“朕日万机,不敢斯须自逸,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,必当以艰难守之。”
* 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