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词的成语 (32个)

21

令色

成语拼音:
chǎn cí lìng sè
成语解释:
说奉承人家的话,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。《东周列国志》八○回:“勾践为人机险,今为釜中之鱼,命制庖人故谄令色,以求免刑诛。”
成语出处:
《东周列国志》八○回:“勾践为人机险,今为釜中之鱼,命制庖人故谄令色,以求免刑诛。”
22

吐气

成语拼音:
chū cí tǔ qì
成语解释:
犹谈吐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送水丘秀才序》:“水丘仙夫,治六经百家说为歌诗,与扬州豪俊交游,头骨硗然,有古丈夫风。其出吐气,亦往往惊世俗。”
23

艳曲

成语拼音:
cè cí yàn qǔ
成语解释:
侧:不正;艳:艳丽。文艳丽而流于轻佻
成语出处:
《雅言杂录》:“少敏悟,薄行无检幅,多作侧艳曲。”
24

架讼

成语拼音:
diào cí jià sòng
成语解释:
调唆他人诉讼。
成语出处:
孙梨《白洋淀纪事·钟》:“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,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,她竟能调架讼,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。”
25

曲说

成语拼音:
fú cí qū shuō
成语解释:
浮:空虚不实;曲说:指言语偏激。虚浮不实的句,偏颇不正的言论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张煌言传》:“凭陵风涛,纵横锋镝,今逾一纪矣,岂复以浮曲说动其心哉!”
26

遣意

成语拼音:
mìng cí qiǎn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命辞遣意”。
成语出处:
王闿运《郭新楷传》:“军檄笺启,日有百数,新楷命遣意,轻重悉宜。”
27

怪说

成语拼音:
nuò cí guài shuō
成语解释:
荒诞无稽之谈。
成语出处:
清·俞正燮《癸巳存稿·洛书义》:“《易经大全》、《书经大全》言九圈十圈之河图洛书,懦怪说布满篇章。”
28

只句

成语拼音:
piàn cí zhī jù
成语解释:
同“片言只字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司空图《题〈柳柳州集〉序》:“噫,后之学者褊浅,片只句,未能自辨,已侧目相诋訾矣。”
29

措意

成语拼音:
qiǎn cí cuò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遣辞措意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吴开《优古堂诗话》:“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,则遣措意,皆相缘以起,有不自知其然者。”
30

夺理

成语拼音:
qiǎng cí duó lǐ
成语解释:
指无理强辩;想说成有理的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座上一人忽曰:‘孔明所言,皆强夺理,均非正论,不必再言。”
31

夺正

成语拼音:
qiáng cí duó zhèng
成语解释:
同“强夺理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但酒醒,硬打挣,强夺正,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。”
32

丽句

成语拼音:
qīng cí lì jù
成语解释:
指清新美丽的句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五:“不薄今人爱古人,清丽句必为邻。”
* 第二个字是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