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语的成语 (45个)

21

成章

成语拼音:
chū yǔ chéng zhāng
成语解释:
见“出口成章”。
成语出处:
范文澜《唐代佛教·佛教各宗派》:“玄奘精通汉梵文,又深探佛学,译经出成章,笔人随写,即可披玩。”
22

伤人

成语拼音:
è yǔ shāng rén
成语解释:
:无礼中伤一类的口。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。也作“恶口伤人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》第43卷:“利刀割肉疮犹合,恶伤人恨不销。”
23

相加

成语拼音:
è yǔ xiāng jiā
成语解释:
把恶毒的言加到别人身上。
成语出处:
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十六章:“日常士兵偶有不是,动辄恶相加,痛施体罚。”
24

中伤

成语拼音:
è yǔ zhòng shāng
成语解释:
中伤:攻击和谄害别人。用恶毒的话污蔑、陷害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洪州法昌倚遇禅师》:“利刀割肉疮犹合;恶伤人恨不销。”
25

虚辞

成语拼音:
fú yǔ xū cí
成语解释:
指大话、空话。
成语出处:
《东观汉记 隗嚣传》:“吾年已三十余,在兵中十岁,所更非一,厌浮虚辞耳。”
26

常言

成语拼音:
gǔ yǔ cháng yán
成语解释:
常言:习惯常说的话,如谚、格言等。指流传时间久远,人们常说的话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正按着陈婆婆古常言。”
27

如珠

成语拼音:
hǎo yǔ rú zhū
成语解释:
指诗文中警句妙很多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次韵答子由》诗:“好如珠串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”
28

似珠

成语拼音:
hǎo yǔ sì zhū
成语解释:
指诗文中警句妙很多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次韵答子由》:“好似珠穿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”
29

污言

成语拼音:
huì yǔ wū yán
成语解释:
秽:污浊,肮脏。指粗俗下流、不堪入耳的话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4回:“指着唐僧,秃前秃后,秽污言,不绝口的乱骂。”
30

讹言

成语拼音:
kè yǔ é yán
成语解释:
多嘴多舌,胡言乱
成语出处: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咱家里有课讹言的,怎奈何?娘,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,恐带累咱们!”
31

软言

成语拼音:
kǔ yǔ ruǎn yán
成语解释:
:逆耳的忠言;软言:委婉的话。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软言,随方弘训。”
32

温言

成语拼音:
kuǎn yǔ wēn yán
成语解释:
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宝玉见了这样,知难挽回,打叠起千百样的款温言来劝慰。”
33

冰人

成语拼音:
lěng yǔ bīng rén
成语解释:
用冷酷的话伤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曾造《类说·〈外史梼杌〉》:“潘柱迎,孟蜀时,以财结权要,或戒之,乃日:‘非是求愿,不欲以冷冰人耳。’”
34

胡言

成语拼音:
luàn yǔ hú yán
成语解释:
胡说;瞎扯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一折:“省可里乱胡言!”
35

额瞬

成语拼音:
mù yǔ é shùn
成语解释:
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。形容处事精明狡猾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·邑里》:“目额瞬,言市人精黠也。”
36

解颐

成语拼音:
miào yǔ jiě yí
成语解释:
解颐:开颜而笑。有趣的话引人发笑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 匡衡传》:“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
37

目笑

成语拼音:
méi yǔ mù xiào
成语解释:
指以眉目传情
成语出处:
清 袁于令《双莺传》第七折:“今朝何幸聚多娇,偏称是粒面乌纱年少,记歌娘子,与周郎眉目笑。”
38

甜言

成语拼音:
měi yǔ tián yán
成语解释:
说话像蜜糖一样甜。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0回:“撺情掇趣,不是花,定然是酒。美甜言笑口,偏有许多引诱。”
39

莺呼

成语拼音:
yàn yǔ yīng hū
成语解释:
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轻女子的笑声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浣花溪》第三折:“狂蜂浪蝶檐外舞,绿杨堤燕莺呼。”
40

中人

成语拼音:
yī yǔ zhōng rén
成语解释:
中:中伤。以一句话中伤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李昌令《令善录·刘贡父》:“盖好谑人者,但知取快一时,不知一中人,其酷甚于毒刃。”
* 第二个字是语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