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贤的成语 (80个)

61

慢士

成语拼音:
ào xián màn shì
成语解释:
:有才德的人。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何期逆贼恣逞奸雄,傲慢士,故特来见明公。”
62

念旧

成语拼音:
ài xián niàn jiù
成语解释:
念:思念。爱慕者,怀念故旧
成语出处:
宋 陈亮《与韩子师侍郎》:“侍郎于此讲之熟矣。爱念旧之心,不自知其为谮也。”
63

礼士

成语拼音:
jìng xián lǐ shì
成语解释:
礼:以礼相待,尊重。士:古时称有学问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学识出众的人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实子安逊,学尚明察,敬爱士,以秀才为郎中。”
64

屏恶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píng è
成语解释:
犹言进黜佞。
成语出处:
元·解傒斯《吴澄神道碑》:“英宗即位,郓忠宪王拜住丞相,进屏恶,天下风动。”
65

任能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rèn néng
成语解释:
进:推荐,选拔。举荐者,任用能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,四曰使能。”
66

任能

成语拼音:
jǔ xián rèn néng
成语解释:
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者,任用能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,四曰使能。”
67

任能

成语拼音:
jiǎn xián rèn néng
成语解释:
指选用能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 郭子仪传》:“委诸相以简任能,付老臣以练兵御侮,则黎元自理,寇盗自平,中兴之功,旬月可冀。”
68

使能

成语拼音:
jǔ xián shǐ néng
成语解释:
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者,任用能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大传》:“三曰举,四曰使能。”
69

退奸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tuì jiān
成语解释:
犹言进黜佞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辙《王安礼知扬州》:“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,有大臣进退奸之助。”
70

退佞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tuì nìng
成语解释:
犹言进黜佞。
成语出处:
郑观应《论普国中只事略》:“凡不能进退佞,安内攘外,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,皆耻也。”
71

退愚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tuì yú
成语解释:
进用能,黜退愚懦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贺正表》:“进退愚,蛮夷率服。”
72

兴功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xīng gōng
成语解释:
谓荐举士功臣。
成语出处:
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进兴功,以作邦国。”贾公彥疏:“以臣有有功举之与官,则起邦国之内劝善乐业之心,使不惰废善业也。”
73

下士

成语拼音:
jìng xián xià shì
成语解释:
尊敬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敬下士,乐善不倦。”
74

用能

成语拼音:
jìn xián yòng néng
成语解释:
同“进任能”。
成语出处:
《东观汉记·明帝纪》:“进用能,各得其所。”
75

重士

成语拼音:
jìng xián zhòng shì
成语解释:
见“敬爱士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四折:“元帅宽仁厚德,敬重士,岂肯记旧仇,并不挟冤。”
76

接士

成语拼音:
lǐ xián jiē shì
成语解释:
礼:表示敬意;接:接纳。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
成语出处: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》:“三年为蜀帅,惠化大行,不事威仪,礼接士。”
77

无方

成语拼音:
lì xián wú fāng
成语解释:
立:植,竖。指推举人不拘一格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汤执中立无方。”
78

相厄

成语拼音:
liǎng xián xiāng è
成语解释:
厄:迫害。指两个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高祖急,顾丁公曰:‘两岂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还,汉王遂解去。”
79

下士

成语拼音:
lǐ xián xià shì
成语解释:
礼:以礼相待;对待有礼貌;:指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下:谦居于别人之下;以示对人尊敬;士: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。对者以礼相待;对学者非常尊敬。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 重视人才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 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下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80

远佞

成语拼音:
lǐ xián yuǎn nìng
成语解释:
礼:表示敬意;远:疏远;佞: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。敬重有才德的人,远离巧言献媚的人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0回:“赵盾等屡屡进谏,劝灵公礼远佞,勤政亲民。”
* 第二个字是贤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