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首的成语 (91个)

81

下心

成语拼音:
dī shǒu xià xīn
成语解释:
:头;下心:屈服于人。形容屈服顺从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刺史虽驽弱,亦安肯为鳄鱼低下心,伈伈睍睍,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
82

再拜

成语拼音:
dùn shǒu zài bài
成语解释:
:以头叩地而拜;再拜:拜两次。古代的一种跪拜礼。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勾践顿再拜曰:‘孤尝不料力,乃与吴战,困于会稽,痛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,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,孤之愿也。’”
83

拔舍

成语拼音:
fǎn shǒu bá shě
成语解释:
:头发散乱下垂;拔舍:拔去杂草,就地宿营。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秦获晋侯以归。晋大夫反拔舍从之。”
84

戢耳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jí ěr
成语解释:
见“俯帖耳”。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》:“我军人俯戢耳以听其鞭策者,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。”
85

就缚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jiù fù
成语解释:
低下头让人捆绑。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。
成语出处:
86

就擒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jiù qín
成语解释:
低头受擒拿
成语出处:
87

弭耳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mǐ ěr
成语解释:
见“俯帖耳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其虎见勤自励到来,把前足跪地,俯弭耳,口中有声,似有乞怜之意。”
88

受命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shòu mìng
成语解释:
俯:低下;:头。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2回:“欲使悍将骄兵,俯受命,宁非痴人说梦乎?”
89

贴耳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tiē ěr
成语解释:
:低头。低着头;耷拉着耳朵。形容恭顺服从;屈卑尊从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90

帖耳

成语拼音:
fǔ shǒu tiē ěr
成语解释:
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91

蹙頞

成语拼音:
jí shǒu cù é
成语解释:
:头痛;蹙:皱。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* 第二个字是首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