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鸣的成语 (43个)

21

电掣

成语拼音:
cháo míng diàn chè
成语解释:
极言气势大、速度炔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集外集 斯巴达之魂》:“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,挟三倍之势,潮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。”
22

螽跃

成语拼音:
chóng míng zhōng yuè
成语解释:
螽:螽斯,昆虫名。草虫叫螽斯跳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:“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。”
23

西应

成语拼音:
dōng míng xī yīng
成语解释:
谓各方面互有联系,互相影响。
成语出处:
蔡元培《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》:“海通以来……自一缕一针之细故,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,无不东西应,速于邮命。”
24

目眩

成语拼音:
ěr míng mù xuàn
成语解释:
眩:眩晕。两耳作响,两眼眩晕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78回:“忽觉耳目眩,支持不住。”
25

朝阳

成语拼音:
fèng míng zhāo yáng
成语解释:
朝阳:早晨的太阳。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叫。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大雅 卷阿》:“凤皇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
26

狗盗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gǒu dào
成语解释:
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畋谬领藩垣,荣兼将相,每枕戈而待旦,常泣血以忘餐,誓与义士忠臣,共剪狐狗盗。”
27

篝火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gōu huǒ
成语解释:
见“狐鱼书”。
成语出处:
黄葆桢《扬哲商烈士悼歌》:“军储潜遣五丁运,狐篝火期相从。”
28

篝中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gōu zhōng
成语解释:
见“狐鱼书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一章:“此自秦以来,所以狐篝中,王在掌上,卯金伏诛,魏史当涂。”
29

九皋

成语拼音:
hè míng jiǔ gāo
成语解释:
九皋:深泽。鹤于湖泽的深处,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。比喻贤士身隐名著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小雅·鹤》:“鹤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
30

枭噪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xiāo zào
成语解释:
喻小人嚣张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:“狐枭噪争署置,睗跳踉相妩媚。”
31

鱼出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yú chū
成语解释:
:叫。指动员众人起事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: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……夜篝火,狐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。’”
32

鱼书

成语拼音:
hú míng yú shū
成语解释: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后因以“狐鱼书”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
33

之士

成语拼音:
hè míng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中孚》:“鹤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
34

而起

成语拼音:
jī míng ér qǐ
成语解释:
鸡叫时就起床。形容勤奋不怠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鸡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”
35

馌耕

成语拼音:
jī míng gǒu gēng
成语解释:
比喻妇女勤俭治家。语本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》:“女曰鸡,士曰昧旦。”又《豳风·七月》:“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”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
36

候旦

成语拼音:
jī míng hòu dàn
成语解释:
见“鸡戒旦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徐铉《和张先辈见寄》:“鸡候旦宁辞晦,松节凌霜几换秋。”
37

戒旦

成语拼音:
jī míng jiè dàn
成语解释:
怕失晓而耽误正事,天没亮就起身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齐风 鸡序》:“《鸡》,思贤妃也。哀公荒淫怠慢,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。”
38

起舞

成语拼音:
jī míng qǐ wǔ
成语解释:
指胸怀大志、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。
成语出处:
宋·韩元吉《薄幸》词:“都莫问功名事,白发渐星星如许。任鸡起舞,乡关何在。凭高目尽孤鸿去。”
39

得意

成语拼音:
zì míng dé yì
成语解释:
自己表示得意。形容自我欣赏。:表达;表示。
成语出处:
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篇》:“挥策四顾;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;自得意。”
40

鼠暴

成语拼音:
zhāng míng shǔ bào
成语解释:
鸮鸟叫,老鼠肆暴。比喻恶人气焰嚣张。
成语出处:
明·夏完淳《周公论》:“鸮鼠暴,竟为酷祸,所谓犹豫之失也。”
* 第二个字是鸣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