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下的成语 (96个)

81

垂耳

成语拼音:
chuí ěr xià shǒu
成语解释:
犹俯首帖耳,形容驯服听命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李愬》:“故虽驱而用之,而垂耳首,卒不敢动。”
82

等而

成语拼音:
děng ér xià zhī
成语解释:
比这一等更差的。指事物递减;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;低一等。
成语出处:
宋 楼钥《攻愧集》:“乡之贫者,或不及于此,则以此法等而之。”
83

拉不

成语拼音:
lā bù xià liǎn
成语解释:
指碍于情面,不能拒绝或不便开口
成语出处:
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我表示拉不脸,只好随他们去抄,果然抓走一些嫌疑犯。”
84

落阱

成语拼音:
luò jǐng xià shí
成语解释:
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同“落井石”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;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85

拉人

成语拼音:
lā rén xià shuǐ
成语解释:
比喻拉别人干坏事
成语出处:
钱宁《圣人》第26章:“他认为,阳虎诱之于利禄,手法不够精细。拉人水,先要寻其短处。”
86

临危

成语拼音:
lín wēi xià shí
成语解释:
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
成语出处: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石之人。”
87

礼贤

成语拼音:
lǐ xián xià shì
成语解释:
礼:以礼相待;对待有礼貌;贤:指贤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:谦居于别人之;以示对人尊敬;士: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。对贤者以礼相待;对学者非常尊敬。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 重视人才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 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贤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88

抹不

成语拼音:
mā bù xià liǎn
成语解释:
碍于脸面或情面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,有些抹不脸的,不免都应酬他几块,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没有。”
89

猛虎

成语拼音:
měng hǔ xià shān
成语解释:
形容勇猛而迅速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九命奇冤》第26回:“大有转身作一个‘猛虎山’之势,劈面扑来,要想杨福一闪,他好乘势翻个跟斗,到杨福后面去。”
90

买米

成语拼音:
mǎi mǐ xià guō
成语解释:
家中没有米,要去买米才能做饭。指生活贫困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退还给他,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锅。”
91

冒天之大不韪

成语拼音:
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
成语解释:
不韪:不是,错误。去干普天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。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
92

赔身

成语拼音:
péi shēn xià qì
成语解释:
谦躬屈节,低声气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,赔身气,情性体贴,话语绵缠。”
93

谦恭

成语拼音:
qiān gōng xià shì
成语解释:
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。
成语出处:
《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》:“伯茂性聪敏,好学,谦恭士。”
94

谦躬

成语拼音:
qiān gōng xià shì
成语解释:
犹言谦恭士。
成语出处: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一章:“听说李闯王谦躬士,对读书人十分珍重。”
95

畎亩

成语拼音:
quǎn mǔ xià cái
成语解释:
畎亩:田地,田间。比喻平庸之才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杨收传》:“臣畎亩才,谬当委任。”
96

牵牛

成语拼音:
qiān niú xià jǐng
成语解释:
比喻事情棘手,很难办到。
成语出处:
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至如负贩经商,登山涉水,吃烟人更是牵牛井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下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