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(1761个)

1181

少壮努力,老大徒伤悲

成语拼音:
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,lǎo dà tú shāng bēi
成语解释:
年轻力壮的时候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
成语出处:
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1182

神智

成语拼音:
shén zhì bù qīng
成语解释:
神智:意识。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
成语出处:
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他遍体鳞伤,呼吸微弱,神智清,喝,只等着死了!”
1183

矢志

成语拼音:
shǐ zhì bù qū
成语解释:
矢:通“誓”;屈:屈服。立志决屈服
成语出处:
清·顾彩《髯樵传》:“义哉髯也,见义必为,矢志屈,求之士人中,亦几几难之。”
1184

守正

成语拼音:
shǒu zhèng bù ráo
成语解释:
见“守正挠”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桡众枉。”
1185

始终

成语拼音:
shǐ zhōng bù xiè
成语解释:
自始至终一直松懈。形容对意志、态度、信仰、感情等有坚定的信念。
成语出处:
《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》:“同时,我们必须尖锐地指出:‘骄傲自满就是勤学苦练、始终懈的死敌。’”
1186

始终

成语拼音:
shǐ zhōng bù yì
成语解释:
易:改变,违背。自始自终一直变。指守信用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 苏湛传》:“臣自惟言辞如伍被远矣,然始终易,窃谓过之。”
1187

矢志

成语拼音:
shǐ zhì bù yáo
成语解释:
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摇:动摇。发誓立志,决改变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志摇。”
1188

守正

成语拼音:
shǒu zhèng bù yí
成语解释:
守:保持;移:改变。坚守正道而改变
成语出处: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》:“前衡阳内史杨君,忠肃贞固,守正移。”
1189

竖子足与谋

成语拼音:
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
成语解释:
竖子:小子;谋:计议,商量。这小子足以商量大事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唉!竖子足与谋。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”
1190

凸凹

成语拼音:
tū āo bù píng
成语解释:
指凹进与凸出,在同一水平面
成语出处:
《中国的西北角·陕甘形势片断》:“路面凸凹平,车行其上,忽高忽低。”
1191

踏步

成语拼音:
tà bù bù qián
成语解释:
在原地踏步,没有前进。比喻事情没有进展
成语出处:
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三章:“你们以为武汉在望,唾手可得,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前?”
1192

挺拔

成语拼音:
tǐng bá bù qún
成语解释:
挺拔:直立高耸。形容特立超群的样子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沈辽传》:“幼挺拔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
1193

大璞

成语拼音:
tài bú bù wán
成语解释:
指玉既经雕琢,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。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,丧失了原来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。非弗富贵矣,然大璞完。”
1194

铁板

成语拼音:
tiě bǎn bù yì
成语解释:
易:变易,更改。像铁板那样能改变。形容变的,可更改的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所谓‘臧谷亡羊’,其亡必多。这是铁板易的话。”
1195

同垂

成语拼音:
tóng chuí bù xiǔ
成语解释:
一同流传,永磨灭。
成语出处:
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7期:“烈士的纪念碑,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,是同垂朽的。”
1196

天地

成语拼音:
tiān dì bù róng
成语解释:
天地:天地之间,人世间。容:宽容。天地所能容纳。指大逆道、罪孽深重的人与事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若有苟且,天地容。”
1197

听而

成语拼音:
tīng ér bú wén
成语解释:
闻:听。听了跟没听到一样。形容关心,在意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心在焉,视而见,听而闻,食而知其味。”
1198

天公做美

成语拼音:
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
成语解释:
成全美事。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13回:“偏偏天公做美,疾风凄雨,彻夜飘零,把这般普天同庆的大喜事,未免减色三分。”
1199

天机可泄漏

成语拼音:
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
成语解释:
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,而事先却能泄漏。也指涉及机密的事,到时候能预先透露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秦氏道:‘天机可泄漏。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,临别赠你两句话,须要记着。’”
1200

天机可泄露

成语拼音:
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
成语解释:
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,而事先却能泄露。也指涉及机密的事,到时候能预先透露。同“天机可泄漏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那时老先生尚曾高发,天机可泄露,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