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(1761个)
-
1401
洗手不作
- 成语拼音:
- xǐ shǒu bù zuò
- 成语解释:
-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集外集·序言》:“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,所以打打边鼓,凑凑热闹;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,就洗手不作了。”
-
1402
先天不足
- 成语拼音:
- xiān tiān bù zú
- 成语解释:
- 先天: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;与“后天”相对。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。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,日中无影;又老人之子,先天不足,亦或日中无影。”
-
1403
习无不精
- 成语拼音:
- xí wú bù jīng
- 成语解释:
- 习:学习;精:精通。学习没有不精通的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:“自幼好武术,习无不精。”
-
1404
畜我不卒
- 成语拼音:
- xù wǒ bù zú
- 成语解释:
- 畜:养育;卒:终。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责没有完成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邶风·日月》:“日居月诸,东方自出。父兮母兮,畜我不卒。”
-
1405
纤悉不苟
- 成语拼音:
- xiān xī bù gǒu
- 成语解释:
- 纤悉:细微详尽;苟:随便。丝毫不马虎。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
- 成语出处:
- 唐·李宗闵《马公家庙碑》:“公至则布以诚信,示之法式,纤悉而不苟,宽柔而有威。”
-
1406
哓哓不休
- 成语拼音:
- xiāo xiāo bù xiū
- 成语解释:
- 哓哓:争辩声;休:停止,完。形容争辩个没完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韩愈《重答张籍书》:“择其可语者诲之,犹时与吾悖,其声哓哓。”
-
1407
小小不言
- 成语拼音:
- xiǎo xiǎo bù yán
- 成语解释:
- 指细微的,不值得一提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4回:“彼此顾交情,留个脸,小小不言的事情,我也不追究了。”
-
1408
嘘唏不已
- 成语拼音:
- xū xī bù yǐ
- 成语解释:
- 嘘唏:哽咽;已:停止。形容抽抽噎噎地不断哭泣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后妃·左贵嫔传》:“歔欷不已,若丧所生。”
-
1409
习焉不察
- 成语拼音:
- xī yān bù chá
- 成语解释:
- 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
-
1410
习焉不觉
- 成语拼音:
- xī yān bù jué
- 成语解释:
- 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沈德潜《学诗晬语》下卷:“改漫为熳,不知起于何时?焉乌成马,习焉不觉,殊可怪也。”
-
1411
相应不理
- 成语拼音:
- xiāng yìng bù lǐ
- 成语解释:
- 应:回应。指对别人的劝说、要求置之不理
- 成语出处:
- 谢觉哉《整疯子》:“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,悬崖勒马、不要摔下崖去,他都相应不理。”
-
1412
信言不美
- 成语拼音:
- xìn yán bù měi
- 成语解释:
- 信:真实。美:美妙,漂亮。真实的话未经加工,所以不美妙动听。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81章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
-
1413
熏莸不同器
- 成语拼音:
- xún yóu bù tóng qì
- 成语解释:
- 熏莸: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致思》:“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异类也。”
-
1414
薰莸不同器
- 成语拼音:
- xūn yóu bù tóng qì
- 成语解释:
- 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致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异类也。”
-
1415
喜愠不形于色
- 成语拼音:
- xǐ yùn bù xìng yú sè
- 成语解释:
- 成语出处:
-
1416
下愚不移
- 成语拼音:
- xià yú bù yí
- 成语解释:
- 移:改变。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。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。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 阳货》: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”
-
1417
行坐不安
- 成语拼音:
- xíng zuò bù ān
- 成语解释:
- 行:走。走也不是,坐也不是。形容心情焦躁不宁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5回:“瑜闻大惊,行坐不安。”
-
1418
险遭不测
- 成语拼音:
- xiǎn zāo bù cè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
- 成语出处:
-
1419
轩轾不分
- 成语拼音:
- xuān zhì bù fēn
- 成语解释:
- 轩轾: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,前低后高叫轾。比喻不分高低轻重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居前不能令人轾,居后不能令人轩……臣所耻也。”
-
1420
摇摆不定
- 成语拼音:
- yáo bǎi bù dìng
- 成语解释:
- 指心意犹豫不决,来回变化
- 成语出处:
- 周恩来《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》:“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定,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