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(1761个)
-
1481
有你不多,无你不少
- 成语拼音:
- yǒu nǐ bù duō,wú nǐ bù shǎo
- 成语解释:
- 指无关紧要的人,可有可无
- 成语出处:
-
1482
缊袍不耻
- 成语拼音:
- yùn páo bù chǐ
- 成语解释:
- 缊袍:以乱麻、乱棉絮制成的袍子,指穷人穿的衣服;耻:丢脸。虽穿得破,而不认为可耻。比喻人穷志不穷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,而不耻者,其由(子路)也欤。”
-
1483
妍皮不裹痴骨
- 成语拼音:
- yán pí bù guǒ chī gǔ
- 成语解释:
- 妍:美丽;痴:痴呆。美好的皮不包痴呆的骨头。比喻美好的外表定会有聪明的内心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谚云‘妍皮不裹痴骨’,妄语耳。”
-
1484
掩其不备
- 成语拼音:
- yǎn qí bù bèi
- 成语解释:
- 掩:掩袭。备:防备。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。亦作“掩其无备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齐书·刘怀珍传》:“今众少粮单,我悬彼固,正宜简精锐,掩其不备耳。”
-
1485
一去不返
- 成语拼音:
- yī qù bù fǎn
- 成语解释:
- 返:回来。一去就不再回来了
- 成语出处:
- 梁遇春《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(二)》:“看着青春的易逝,才觉得青春的可贵,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。”
-
1486
一去不复返
- 成语拼音:
- yī qù bù fù fǎn
- 成语解释:
- 复:重复。返:回来。一去就不再回来了。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;不再重现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-
1487
一钱不落虚空地
- 成语拼音:
- 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丝毫不浪费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,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,将来自有作用。”
-
1488
一钱不名
- 成语拼音:
- yī qián bù míng
- 成语解释:
- 谓身无分文。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十二回:“岑其身道:‘我也本来打算早办,只是大嫂同舍妹要在家多停几日。又兼我是一钱不名,还要张罗几文才能办事,因此耽搁下来。’”
-
1489
远亲不如近邻
- 成语拼音:
-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
- 成语解释:
-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;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;互相帮助;关系更密切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。”
-
1490
一钱不值
- 成语拼音:
- yī qián bù zhí
- 成语解释:
- 一个铜钱都不值。比喻毫无价值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,今日长者为寿,乃效女儿咕嗫耳语。”
-
1491
一钱不直
- 成语拼音:
- yī qián bù zhí
- 成语解释:
- 指毫无价值
- 成语出处:
- 金·元好问《晨起》诗:“多病所须惟药物,一钱不直是儒冠。”
-
1492
燕雀不知鸿鹄志
- 成语拼音:
-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
- 成语解释:
- 鸿鹄:天鹅。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乃向其乡人说道:‘我今将为状元,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!何以贺我?’乡人益非之。刘赞臣叹道:‘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。’”
-
1493
屹然不动
- 成语拼音:
- yì rán bù dòng
- 成语解释:
- 屹然:高耸的样子。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,不可动摇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十回:“全军却伏在营里,屹然不动。”
-
1494
隐忍不发
- 成语拼音:
- yǐn rěn bù fā
- 成语解释:
- 亦作“隐忍不言”。克制忍耐,不向人发泄、透露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秦观《淮海集·石庆论》:“特以太后之故,隐忍而不发。”
-
1495
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
- 成语拼音:
- yī rì bù jiàn,rú gé sān qiū
- 成语解释:
- 一天不见,就好象过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 王风 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
-
1496
雍容不迫
- 成语拼音:
- yōng róng bù pò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态度大方,从容不迫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元史 刘敏中传》:“敏中平生,身不怀币,口不论钱,义不苟进,进必有所匡救,援据今古,雍容不迫。”
-
1497
夷然不屑
- 成语拼音:
- yí rán bù xiè
- 成语解释:
- 夷然:泰然;不屑:轻视。心中泰然,毫不在意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深公得此义,夷然不屑。”
-
1498
隐忍不言
- 成语拼音:
- yǐn rěn bù yán
- 成语解释:
-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归庄《与季沧苇侍御书》:“即受侮嫚,亦为亲屈,欲终隐忍不言。”
-
1499
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
- 成语拼音:
- yòng rén bù yí,yí rén bù yòng
- 成语解释:
- 疑:不相信。任用一个人,就不要怀疑他;怀疑一个人,就不要任用他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陈亮《论开诚之道》:“臣愿陛下虚怀易盛,开心见诚,疑则勿用,用则勿疑。与其位,勿夺其职;任徽事,勿间以言。”
-
1500
饔飧不饱
- 成语拼音:
- yōng sūn bù bǎo
- 成语解释:
- 饔:早饭。飧:晚饭。终天吃不饱。形容生活十分贫困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飧不饱,没闲钱去养马骡。”亦作“饔飧不继”、“饔飧不给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飧不饱,没闲钱去养马骡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