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(1761个)

1601

直而

成语拼音:
zhí ér bù sì
成语解释:
直:平直;肆:放肆。指耿直而放肆
成语出处: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58章:“直而肆,光而耀。”
1602

直而

成语拼音:
zhí ér bù tǐng
成语解释:
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,但能有变通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夫君子直而挺,曲而讪。”
1603

置而

成语拼音:
zhì ér bù wèn
成语解释:
置:设置。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再过问。指对事情加过问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》:“上林令吏之材,而虎圈啬夫,才之过人者也,才者遗而录,才者置而问,则事之废坏者有几?”
1604

质而

成语拼音:
zhì ér bù yě
成语解释:
质:朴素、单纯。野:粗俗。质朴而粗俗。同“质而俚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班彪传上》:“然善述序事理,辩而华,质而野,文质相称,盖良史之才也。”
1605

知而

成语拼音:
zhī ér bù yán
成语解释:
明明知道而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知道易,勿言难。知而言,所以之天也。”
1606

知而

成语拼音:
zhì ér bù zhēng
成语解释:
明知是非而据理力争。多指坚持原则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公输》:“知而争,可谓忠。”
1607

执法

成语拼音:
zhí fǎ bù ā
成语解释:
阿:迎合。执行法律公正无私,屈从权势。
成语出处:
1608

自负

成语拼音:
zì fù bù fán
成语解释:
自恃高明,同寻常。
成语出处:
宋 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四:“曾子固曰:‘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……梦觉时禁中已鸣钟,平甫颇自负凡,为诗记之。’”
1609

执法

成语拼音:
zhí fǎ bù gōng
成语解释:
拒绝公正,在实施法律中的公正
成语出处:
1610

遭逢

成语拼音:
zāo féng bù ǒu
成语解释:
遇合时机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惟敏《伏老》第三折:“说则说老手能修五凤楼,怕则怕遭逢偶。”
1611

壮夫

成语拼音:
zhuàng fū bù wéi
成语解释:
壮夫:具有雄心壮志的人,指成年人。成年人是做的。指事情轻微细小,值得一做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为也。’”
1612

众寡

成语拼音:
zhòng guǎ bù dí
成语解释:
人少敌过人多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郭淮传》:“备欲渡汉水来攻。诸将议众寡敌,备便乘胜,欲依水为陈以拒之。”
1613

卓诡

成语拼音:
zhuó guǐ bù lún
成语解释:
卓诡:卓异,卓越。指卓绝特异,同寻常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向栩传》:“少为书生,性卓诡伦。”
1614

忠鲠

成语拼音:
zhōng gěng bù náo
成语解释:
鲠:鱼刺,引申为直。指忠诚正直,肯屈服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刘颂传论》:“逮元康之间,贼臣专命,举朝战栗,苟避俎醯,颂以此时,忠鲠挠。”
1615

脂膏

成语拼音:
zhī gāo bù rùn
成语解释:
比喻为人廉洁,贪财物。
成语出处:
汉 刘珍《东观汉记 孔奋》:“直脂膏中,亦能自润。”
1616

猪狗

成语拼音:
zhū ɡǒu bù rú
成语解释:
1.猪与狗。2.詈词。谓人下贱如牲畜。
成语出处: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须纳住气,向连猪狗如的人说好话。”
1617

自顾

成语拼音:
zì gù bù xiá
成语解释:
自己顾自己还来及(顾:照顾;暇:空闲)。多指无法照顾别人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刘聪载记》:“彼方忧自固,何暇来耶!”
1618

追悔

成语拼音:
zhuī huǐ bù jí
成语解释:
悔恨过去的往事,却已经难以挽回了
成语出处:
《太平广记·齐推女》:“有顷,耳目鼻皆流血而卒,父母伤痛女冤横,追悔及。”
1619

坐怀

成语拼音:
zuò huái bù luàn
成语解释:
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
成语出处:
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56回:“人人都说他无行,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乱的。”
1620

卓乎

成语拼音:
zhuó hū bù qún
成语解释:
同“卓尔群”。
成语出处:
金·王若虚《揖翠轩赋》:“意其劲挺坚确,卓乎群,举世皆怯而我独勇,众人既屈而我独伸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