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 (116个)

21

不安

成语拼音:
bù ān yú wèi
成语解释:
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,不安心工作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六年》:“不安其位,宜不能久。”
22

不齿

成语拼音:
bù chǐ yú rén
成语解释:
指被人看不起。
成语出处:
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 杂志》:“以为士人不齿,放弃终身。”
23

冰寒

成语拼音:
bīng hán yú shuǐ
成语解释:
冰比水冷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蓝,而青蓝;冰,水为之,而寒水。”
24

不绝

成语拼音:
bù jué yú ěr
成语解释:
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耳。”
25

重归

成语拼音:
chóng guī yú hǎo
成语解释:
:回到;好:和好。指彼此重新和好
成语出处:
余秋雨《霜冷长河·关友情》:“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好,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?”
26

厝薪

成语拼音:
cuò xīn yú huǒ
成语解释:
厝:同“措”,放置;薪:柴。置柴堆火之上。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诸王》:“躬蹈四罪,而犹逞志角力,谬欲收拾人心,是厝薪火而云安,结巢幕而云固也。”
27

大白天下

成语拼音:
dà bái yú tiān xià
成语解释:
大白:彻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国。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9回:“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,将无以大白天下,而佥壬假借,得以自便私图。”
28

独异

成语拼音:
dú yì yú rén
成语解释:
独:独自,单独;异:不同。独自与别人不同的。一般指不同世俗。
成语出处:
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我欲独异人,而贵食母。”
29

凤皇

成语拼音:
fèng huáng yú fēi
成语解释:
见“凤凰飞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凰飞,刿刿其羽。”
30

凤皇

成语拼音:
fèng huáng yú fēi
成语解释:
见“凤凰飞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齐懿仲欲妻完,卜之,占曰:‘是谓凤凰蜚,和鸣锵锵。’”
31

福生

成语拼音:
fú shēng yú wēi
成语解释:
微:小数名,长度为0.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。福佑生细微的小事件中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微,祸生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32

俯仰

成语拼音:
fǔ yǎng yú rén
成语解释:
俯仰:低头和抬头,泛指一举一动。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
成语出处:
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宠遇》:“平生诗文甚多,不能俯仰人,故能不显云。”
33

供过

成语拼音:
gōng guò yú qiú
成语解释:
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。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凡物之所在市也,供过求,则价格下落。”
34

耿耿

成语拼音:
gěng gěng yú xīn
成语解释:
耿耿: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。不能忘怀,牵萦心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余拟为一诗,而其理精微,笔力不足以阐发,凡数易稿,皆不自惬,至今~。”
35

公诸

成语拼音:
gōng zhū yú shì
成语解释:
向社会上公开,使人们知道
成语出处:
《上饶集中营·茅家岭地狱》:“把许多革命青年、爱国志士的遭遇,公诸世。”
36

鸿渐

成语拼音:
hóng jiàn yú gàn
成语解释:
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干”,“六二,鸿渐盘”,“九三,鸿渐陆”。以次而进,渐至高处。后世因以“鸿渐干”指始入仕途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干”,“六二,鸿渐磐”,“九三,鸿渐陆”。
37

祸生

成语拼音:
huò shēng yú hū
成语解释:
忽:古代长度单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灾祸产生极细微的因素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微,祸生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38

何至

成语拼音:
hé zhì yú cǐ
成语解释:
怎么会到这样的境地。指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请斩之以谢众,方可安辑。玄感曰:‘何至此?’”
39

胫大

成语拼音:
jìng dà yú gǔ
成语解释:
犹言本小末大。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君上。
成语出处:
40

之子

成语拼音:
zhī zǐ yú guī
成语解释:
之子:这个女子;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归,宜其室家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