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余的成语 (55个)

41

虎口

成语拼音:
hǔ kǒu yú shēng
成语解释:
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。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;侥幸保全了性命。
成语出处:
唐 刘长卿《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》诗:“羊肠留覆辙,虎口脱生。”
42

回旋

成语拼音:
huí xuán yú dì
成语解释:
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3回:“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,逼迫得没有回旋地,只好挺身而出,作孤注一掷了。”
43

积善

成语拼音:
jī shàn yú qìng
成语解释:
积:积累;善:善事;庆:指先代的遗泽。积德行善之家,恩泽及于子孙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坤》:“积善之家,必有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殃。”
44

流风

成语拼音:
liú fēng yú sú
成语解释:
指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安石《虔州学记》:“同四海于一堂之上,而流风俗,咏叹之不息,凡以此也。”
45

流风

成语拼音:
liú fēng yú yùn
成语解释:
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、情操
成语出处:
清 方宗诚《序》:“高人逸士之流风韵,可以廉顽而立懦者。”
46

留有

成语拼音:
liú yǒu yú dì
成语解释:
说话办事不走极端;留有回旋和变通的地。
成语出处: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他们显然具有‘化大事为小事’的用心,为下一步‘打退堂鼓’留有地。”
47

目空

成语拼音:
mù kōng yú zǐ
成语解释:
眼里没有别人。形容骄傲自大,看不起人。同“目中无人”。
成语出处:
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,就更加盛气凌人,目空子。”
48

目无

成语拼音:
mù wú yú zǐ
成语解释:
子:其他的人。眼里没有旁人。形容自高自大,目中无人。
成语出处:
清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目无子,而我躬亦不知何存。”
49

破巢

成语拼音:
pò cháo yú luǎn
成语解释:
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明 夏完淳《〈续幸存录〉自序》:“破巢卵,旦夕待命。”
50

收合

成语拼音:
shōu hé yú jìn
成语解释:
收:收拾,收取;烬:烧剩的灰烬。比喻残留的人或物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子又不许,请收合烬,背城借一,敝邑是之幸。”
51

尸居

成语拼音:
shī jū yú qì
成语解释:
气:最后一口气。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宣帝纪》:“司马公尸居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”
52

死有

成语拼音:
sǐ yǒu yú gū
成语解释:
辜:罪恶。形容罪大恶极;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路温舒传》:“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死有辜。”
53

死有

成语拼音:
sǐ yǒu yú xié
成语解释:
犹死有辜。
成语出处: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世宗废后》:“至杀无辜,如文臣李梦阳、内臣何文鼎辈所奏,真死有僇。”
54

死有

成语拼音:
sǐ yǒu yú zuì
成语解释:
犹死有辜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平当传》:“吾居大位,已负素餐之责矣,起受侯印,还卧而死,死有罪。”
55

死有

成语拼音:
sǐ yǒu yú zé
成语解释:
犹死有辜。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幸得充位宰相,不能进贤退不肖,以此负国,死有责。”
* 第三个字是余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