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入的成语 (96个)

61

把臂

成语拼音:
bǎ bì rù lín
成语解释:
把:指挽着;林:山林。互挽手臂,表示亲热。旧指相偕归隐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谢公道:‘豫章若遇七贤,必自把臂林。’”
62

避井

成语拼音:
bì jǐng rù kǎn
成语解释:
见“避坑落井”。
成语出处:
63

避阱

成语拼音:
bì jǐng rù kéng
成语解释:
指避过了井,又掉进了坑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阱,异“穽”
成语出处:
汉 焦赣《易林 观之益》:“避阱坑,忧患日生。”一本作“避井坎”。
64

出圣

成语拼音:
chū shèng rù shén
成语解释:
谓神奇高妙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四书评·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中问六语最吃紧,正是出圣神真口诀,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。”
65

出文

成语拼音:
chū wén rù wǔ
成语解释:
谓文武兼备。
成语出处:
唐·刘禹锡《寄毗陵杨给事》诗之一:“好著櫜鞬莫惆怅,出文武是全才。”
66

撮盐

成语拼音:
cuō yán rù huǒ
成语解释:
撮:以指取物。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。比喻性情急躁。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待去呵,小姐性儿撮盐火。”
67

出舆

成语拼音:
chū yú rù niǎn
成语解释:
谓动必乘车。
成语出处:
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且夫出舆辇,命曰蹶痿之机。洞房清宫,命曰寒热之媒。皓齿娥眉,命曰伐性之斧。甘脆肥脓,命曰腐肠之药。”
68

出云

成语拼音:
chū yún rù ní
成语解释:
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,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泥中。喻人情浇薄,世态炎凉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韬《徐古春耆旧诗存序》:“及一旦势位崇,名誉盛,畴昔知交,贫贱潦倒,伏处田里,不足引援,往往尽削其酬酢诗文,不使一篇登之集中,出云泥,良可浩叹。”
69

撮盐

成语拼音:
cuō yán rù shuǐ
成语解释:
形容立刻消灭干净。也形容大而化之,什么都不在乎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有鬼有鬼,撮盐水,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,欶。”
70

出有

成语拼音:
chū yǒu rù wú
成语解释:
于有无之中。
成语出处:
《云笈七签》卷一○四:“或与众仙,策空驾虚,出有无,分形散影,处处游集。”
71

出夷

成语拼音:
chū yí rù xiǎn
成语解释:
于安危之中。
成语出处:
宋·叶適《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》:“由此更践内外,出夷险,择而守中,劳而有成,干方举德,而莫有助之者也。”
72

得寸

成语拼音:
dé cùn rù chǐ
成语解释:
得:取得,获得。得了一寸,还想再进一尺。比喻贪得无厌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其奈得寸尺、获陇望蜀者,既眈眈相逼乎前;而政府之慑狐威者,今日许以寸,明日予以尺。”
73

旦暮

成语拼音:
dàn mù rù dì
成语解释:
旦:早晨。暮:晚上。地:地府。早晚就要进地府。表示年龄已高,随时都可能死去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吾受汉家厚恩,无以报,今年老矣,旦暮地,谊岂以一身事二姓,下见故主哉!”
74

刀枪

成语拼音:
dāo qiāng rù kù
成语解释:
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。指没有战争;不用武备;也指和平麻痹;解除武装;不作戒备。
成语出处:
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其时天下太平已久,真个是:马放南山,刀枪库,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。”
75

登堂

成语拼音:
dēng táng rù shì
成语解释:
堂:古代宫室的前厅;室:古代宫里的后屋。登上厅堂;再进内室。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深;循序渐进;达到了高深的地步。也作“升堂室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吴坰《五总志》:“如徐师川、余荀龙、洪玉父昆弟、欧阳元老,皆黄门登堂室者,实自足以名家。”
76

放龙

成语拼音:
fàng lóng rù hǎi
成语解释:
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后患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1回:“此放龙海,纵虎归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
77

返虚

成语拼音:
fǎn xū rù hún
成语解释:
①谓诗作空灵,于浑然之境。②谓人无知无识,浑浑噩噩。
成语出处:
唐·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·雄浑》:“返虚浑,积健为雄。”
78

飞熊

成语拼音:
fēi xióng rù mèng
成语解释:
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。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齐太公世家》:“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‘所获非龙非彲,非虎非罴;所获霸王之辅’。”
79

高唱

成语拼音:
gāo chàng rù yún
成语解释:
原形容歌声嘹亮,直上云霄,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。
成语出处:
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一卷:“后宫齐首高唱,声云霄。”
80

高耸

成语拼音:
gāo sǒng rù yún
成语解释:
耸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
成语出处:
刘伯承《回忆长征》:“翻越了高耸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。”
* 第三个字是入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