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出的成语 (91个)

21

拔不

成语拼音:
bá bù chū tuǐ
成语解释:
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
成语出处:
22

拔丛

成语拼音:
bá cóng chū lèi
成语解释:
犹言拔萃类。指高众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 孝义传 潘综》:“二子微猷,弥久弥芳。拔丛类,景行朝阳。”
23

拔萃

成语拼音:
bá cuì chū lèi
成语解释:
同“类拔萃”。指高众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
24

拔萃

成语拼音:
bá cuì chū qún
成语解释:
拔:超。萃:原谓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,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。超一般,在众人之上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蔡邕传》:“曾不能拔萃群,扬芳飞文。”
25

鼻端

成语拼音:
bí duān chū huǒ
成语解释:
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成语出处:
见“鼻头火”。
26

拔群

成语拼音:
bá qún chū cuì
成语解释:
众人。多指才能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夏侯湛传》:“弱年而入公朝,蒙蔽而当显举,进不能拔群萃,却不能抗排当世。
27

拔群

成语拼音:
bá qún chū lèi
成语解释:
指高众人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必有天才,拔群类。”
28

鼻头

成语拼音:
bí tóu chū huǒ
成语解释:
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成语出处:
《南史 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拓弓弦作礔砺声,箭如饿鸱叫,平泽中逐獐,数肋射之,渴饮其血,饥食其脯,甜如甘露浆,觉耳后生风,鼻头火,此乐使人忘死。”
29

抱瓮

成语拼音:
bào wèng chū guàn
成语解释:
抱着水瓮去灌溉。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凿隧而入井,抱瓮而灌。”
30

别无

成语拼音:
bié wú chū lù
成语解释:
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,没有其他办法
成语出处:
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王秃子觉得别无路,这样又能赚钱,就一口答应下来。”
31

超尘

成语拼音:
chāo chén chū sú
成语解释:
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:超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
32

超凡

成语拼音:
chāo fán chū shì
成语解释:
超越凡俗,离开尘世。
成语出处:
元·马钰《清心镜·叹世》“厮是非,讲闲气。岂悟修行,超凡世。”
33

仓皇

成语拼音:
cāng huáng chū táo
成语解释:
仓皇:匆忙,慌张。慌慌张张地外逃跑。
成语出处:
南唐·李煜《破阵子》:“最是仓皇离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。”
34

聪明

成语拼音:
cōng míng chū zhòng
成语解释:
聪明:聪敏有智慧。智慧超一般人
成语出处: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5回:“当他五岁上头,他父亲韩会见他聪明众,因对兄弟韩愈说:‘湘子这孩子,天资很好。’”
35

超群

成语拼音:
chāo qún chū zhòng
成语解释:
指超众人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十回:“女郎题句,也有超群众的。”
36

当场

成语拼音:
dāng chǎng chū chǒu
成语解释:
在大庭广众露丑相,丢脸
成语出处:
明 徐霖《绣襦记 教唱莲花》:“自古道宁分数斗,莫增一口。你今休怪,当场丑。”
37

当场

成语拼音:
dāng chǎng chū cǎi
成语解释:
旧戏表演杀伤时,用红色水涂沫,装做流血的样子,叫做彩。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丑态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0卷:“吾夫妇日下当受此杖,不如私下请牌头来,完了这业绩,省得当场彩。”
38

大打

成语拼音:
dà dǎ chū shǒu
成语解释:
“大打手”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;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;同时与几个人对打;互相投掷、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。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(大:表示程度、规模之甚)。
成语出处:
许涤新《周总理战斗在重庆》:“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,气急败坏地大打手,警察、宪兵、便衣、特务,纷纷动。”
39

当面

成语拼音:
dāng miàn chū chǒu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40

绝世

成语拼音:
jué shì chū chén
成语解释:
远离世俗尘世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遂鼓《御风曲》其声冷冷,有绝世尘之意。”
* 第三个字是出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