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大的成语 (291个)

41

百年

成语拼音:
bǎi nián dà jì
成语解释:
百年:泛指长久;计:策略。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。
成语出处:
清 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计于以定矣。”
42

百年

成语拼音:
bǎi nián dà yè
成语解释:
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。同“百年计”。
成语出处:
43

百事

成语拼音:
bǎi shì dà jí
成语解释:
指一切顺利;平安无事。
成语出处:
宋 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下 桃符获罪》:“宜入新年怎生呵,百事吉那般者。”
44

八抬轿

成语拼音:
bā tái dà jiào
成语解释:
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轿子,是身分重要的标志
成语出处:
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44回:“人这一次出京,坐的八抬轿,比先前更显荣耀。”
45

抱头

成语拼音:
bào tóu dà kū
成语解释:
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7回:“两人抱头哭,哭了一场坐下。”
46

彪形

成语拼音:
biāo xíng dà hàn
成语解释:
彪:小虎;比喻躯干魁梧。身材高魁梧的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九回:“二人都是彪形汉,浓眉广颡,燕颌虎腮。”
47

不知

成语拼音:
bù zhī dà tǐ
成语解释:
知:知道;体:重要的道理。不懂得道理或从全局出发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时度支使崔倰不知体,固阻其情,凡四上表不报。”
48

长篇

成语拼音:
cháng piān dà tào
成语解释:
段的议论、言论或长篇的文章。
成语出处:
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。”
49

长篇

成语拼音:
cháng piān dà zhāng
成语解释:
滔滔不绝的言论。多指内容烦琐、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
成语出处:
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98回:“是夜,中宗适来与韦后共寝,交欢事毕,韦后遂以三思之言长篇章说了一遍。”
50

粗心

成语拼音:
cū xīn dà qì
成语解释:
粗:粗疏;气:人的精神状态。指做事不细心,随便马虎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读书法》:“去尽皮方见肉,去尽肉方见骨,终骨方见髓,使粗心气不得。”
51

粗心

成语拼音:
cū xīn dà yì
成语解释:
粗:粗疏。形容做事不细心;不谨慎;马马虎虎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:‘这是我粗心意。我若不进去,他怎得出来?’”
52

长枕

成语拼音:
cháng zhěn dà bèi
成语解释:
比喻兄弟友爱。
成语出处:
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年》:“上素友爱,近世帝王莫能及;初即位,为长枕被,与弟兄同寝。”
53

长枕

成语拼音:
cháng zhěn dà qīn
成语解释:
比喻兄弟友爱。
成语出处:
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八:“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衾,虽甚亲爱,亦是无以限制之,无足观者。”
54

粗株

成语拼音:
cū zhū dà yè
成语解释:
粗:粗疏,粗略。原比喻简略或概括。现比喻工作粗糙,做事不认真细致
成语出处:
明·文征明《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》:“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幅,粗株叶,草草而成。”
55

成语拼音:
dà bāo dà lǎn
成语解释:
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
成语出处:
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,揽地说:‘这个小姑娘,跟我投缘分。’”
56

成语拼音:
dà běn dà zōng
成语解释:
本:根本;宗:本,主旨。最根本,最重要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,此之谓宗,与天和者也。”
57

成语拼音:
dà dāi dà hé
成语解释:
形容文思跌荡,放得开,收得拢。
成语出处:
清·赵翼《忧旱》:“今年天作奇文章,合为弛张。”
58

成语拼音:
dà fēng dà làng
成语解释:
指巨的风浪。比喻社会的动荡、变化。也比喻尖锐、复杂、激烈、艰苦的斗争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浪也不可怕。人类社会就是从浪中发展起来的。”
59

成语拼音:
dà rén dà yì
成语解释:
形容为人宽厚,尊崇仁义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至于刘琮降(曹)操,豫州(刘备)实不知;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,此真义也。”
60

尊姓

成语拼音:
zūn xìng dà míng
成语解释:
“姓名”的尊称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二回:“但不知令舅尊姓名,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?”
* 第三个字是大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