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弄的成语 (73个)

61

调脂

成语拼音:
diào zhī nòng fěn
成语解释:
①指妇女涂抹脂粉,整容打扮。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李颀《古今诗话》:“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。徐诗富艳,李多用事。李谓徐曰:‘公诗如美女善调脂粉。’徐曰:‘公诗乃鬻冥器者,乃垛叠死人耳。’”
62

调朱

成语拼音:
diào zhū nòng fěn
成语解释:
脂粉,打扮妆饰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淑真《恨别》诗:“调朱粉总无心,瘦觉宽馀缠臂金。”
63

掉嘴

成语拼音:
diào zuǐ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掉:摇动;:耍,播。指吵架
成语出处:
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第六卷:“况且他是卖席子,你是做豆腐,各人做自家生理,何苦掉嘴舌,以至相争。”
64

翻唇

成语拼音:
fān chún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翻:反转;:戏耍。传闲话,是非。指用花言巧语搬是非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6回:“第一要才学,第二就要人品了,又要好相处,没些说是说非,翻唇舌,这就好了。”
65

缚鸡

成语拼音:
fù jī nòng wán
成语解释:
缚:捆绑;丸:耍弹丸。比喻轻而易举
成语出处:
康有为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一章:“即至淫篡之吕武,至为无道,而其才术控制天下,有若缚鸡丸。”
66

鼓唇

成语拼音:
gǔ chún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鼓:拨动,振动。振动嘴唇,拨舌头。形容凭口舌挑拨、煽动或进行游说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4回:“今已陷之于丧亡,尚不自耻,犹敢鼓唇舌于众诸侯之前耶?”
67

鼓吻

成语拼音:
gǔ wěn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唇舌。
成语出处:
《花月痕》第四四回:“又有一个枭鸟,在秋心院上,鼓吻舌,叫得跛脚毛发森竖!”
68

潢池

成语拼音:
huáng chí nòng bīng
成语解释:
潢池:积水塘;兵:玩兵器。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。也指发动兵变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 龚遂》:“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,故使陛下赤子盗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。”
69

火上

成语拼音:
huǒ shàng nòng bīng
成语解释:
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5回:“泼魔苦苦用心拿我,诚所谓水中捞月;老孙若要擒你,就好似火上冰。”
70

火上冰凌

成语拼音:
huǒ shàng nòng bīng líng
成语解释:
冰凌见火即融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气英布》:“则教你,楚江山,觑不得火上冰凌,汉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饼。”
71

火上

成语拼音:
huǒ shàng nòng xuě
成语解释:
比喻易于败亡,事情很容易办到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4回:“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,火上雪;不由正经路去的,石沉大海,日减月削,渐渐损之又损,而至于无。”
72

挤眉

成语拼音:
jǐ méi nòng yǎn
成语解释:
眼:使眼色。挤眉毛和眨眼睛向别人示意。也作“挤眉溜眼”。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一折:“挤眉眼,俐齿伶牙,攀高接贵,顺水推舟。”
73

拿刀

成语拼音:
ná dāo nòng zhàng
成语解释:
挥舞刀枪棍棒。泛指动武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宝玉一发拿刀杖、寻死觅活的,闹的天翻地覆。”
* 第三个字是弄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