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 (743个)

61

奥妙

成语拼音:
ào miào wú qióng
成语解释:
奥:深奥。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。
成语出处:
杨成武:《层层火阵烧野牛》:“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穷……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,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。”
62

黯然

成语拼音:
àn rán wú shén
成语解释:
黯然: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。精打采
成语出处:
何为《第二次考试》:“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神,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法诉说的焦急。”
63

卑鄙

成语拼音:
bēi bǐ wú chǐ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廉耻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耻。”
64

秉公

成语拼音:
bǐng gōng wú sī
成语解释:
秉:掌握,主持。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
成语出处:
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73回:“以明天地鬼神,秉公私,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。”
65

变化

成语拼音:
biàn huà wú fāng
成语解释:
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曹公善用兵,变化方,众虽小,未可轻也,不如以久持之。”
66

变化

成语拼音:
biàn huà wú qióng
成语解释:
穷:尽;完;结束。变化多种多样;没有止境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须臾之间,变化穷。”
67

变幻

成语拼音:
biàn huàn wú qióng
成语解释:
变幻多种多样,没有穷尽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书信集 致杨霁云》:“但是‘作家’之变幻穷,一面固觉是文坛之不幸,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。”
68

茶饭

成语拼音:
chá fàn wú xīn
成语解释:
没有心思喝茶吃饭。形容心情焦虑不安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忙的凤姐茶饭心,坐卧不宁。”
69

仓皇

成语拼音:
cāng huáng wú cuò
成语解释:
见“仓皇失措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判土地》:“次日崇之至,值河泛涨,中流失楫,舟人仓皇措。”
70

愁海

成语拼音:
chóu hǎi wú yá
成语解释:
涯:边际。忧愁像边的大海一样。形容十分悲愁
成语出处:
唐·孟郊《招文士饮》:“醒时不可过,愁海浩涯。”
71

残酷

成语拼音:
cán kù wú qíng
成语解释:
残忍冷酷,没有任何情面
成语出处:
林语堂《忆狗肉将军》:“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情的忠实。”
72

朝里人莫做官

成语拼音:
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
成语解释:
旧时俗语。意思是,没有靠山,事办不成。
成语出处:
明·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三卷:“却说常言道,‘朝里人莫做官’,这句话深为有理。”
73

出没

成语拼音:
chū mò wú cháng
成语解释:
出:出现;没:隐没;常:没有常规。忽而出现;忽而隐藏;没有一定的规律;令人法捉摸。也作“出没不定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十朋《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》:“海寇出没常,尤为濒海州县之患。”
74

虎父犬子

成语拼音:
hǔ fù wú quǎn zǐ
成语解释:
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。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
成语出处: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,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,亦可谓虎父犬子也。”
75

回天

成语拼音:
huí tiān wú lì
成语解释:
回天:比喻力量大,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;力:没有力量。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,已法挽救。
成语出处:
清 冯起凤《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》:“后探得的耗,万箭攒心,脏腑欲裂。但木已成舟,回天乏术。”
76

女子才便是德

成语拼音:
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
成语解释:
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须有才能,只需顺从丈夫就行
成语出处:
清·严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三卷:“‘女子才便是德。’真千古至言也。”
77

人而信,不知其可

成语拼音:
rén ér wú xìn,bù zhī qí kě
成语解释:
信:信用;其:那;可:可以,行。一个人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人而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78

所向

成语拼音:
suǒ xiàng wú dí
成语解释:
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。指谁也抵挡不住。多形容军威极壮;锐不可当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蜀 诸葛亮《心书》:“善将者,因天之时,就地之势,依人之利,则所向敌,所击者万全矣。”
79

有名

成语拼音:
yǒu míng wú shí
成语解释:
光有虚名;并事实。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晋语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,而其实。以从二三子,吾是以忧,子贺我何故?”
80

中正

成语拼音:
zhōng zhèng wú xié
成语解释:
中正:端庄正直;邪:邪僻,不正派。端庄正直,没有偏邪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中正邪,礼之质也。”
* 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