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神的成语 (89个)

41

大显

成语拼音:
dà xiǎn shén tōng
成语解释:
通:原为佛教用语;指无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9回:“他三人辞了师父,在城外大显通。”
42

广大

成语拼音:
guǎng dà shén tōng
成语解释:
通:指奇的本领。原为佛教语。形容本领、手段极为高超,无所不能
成语出处:
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五回:“公门中人,三头六臂,广大通,真令人无从捉摸。”
43

鬼工

成语拼音:
guǐ gōng shén lì
成语解释:
形容技艺精巧超群,非人力所及
成语出处:
元·郝经《赵州石桥》诗:“鬼工力古未有,地维欲绝不钩连。”
44

鬼哭

成语拼音:
guǐ kū shén chóu
成语解释:
形容惊恐忧愁。
成语出处: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花·释愤》:“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,权势倾朝。手指一挥,两班里鸟惊鱼骇;眉头半锁,满朝中鬼哭愁。”
45

鬼哭

成语拼音:
guǐ kū shén háo
成语解释:
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成语出处:
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》:“吓还不算,还逼着人‘逃难’。弄得村上鸡飞狗跳,鬼哭嚎。”
46

鬼哭

成语拼音:
guǐ kū shén hào
成语解释:
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。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,令人惊恐。
成语出处:
元·杨暹《西游记》第三本第九出:“则听得鬼哭号,休猜做三唱《阳关》出霸桥。”
47

鬼刻

成语拼音:
guǐ kè shén jì
成语解释:
犹言鬼斧工。
成语出处:
金·元好问《云峡》诗:“不知天壤此尤物,鬼刻劖通有几?”
48

鬼哭

成语拼音:
guǐ kū shén jīng
成语解释:
形容极度惊恐。
成语出处:
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张清带住枪杆,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。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惊。”
49

顾盼

成语拼音:
gù pàn shén fēi
成语解释:
左右顾视,目光炯炯,采飞扬。
成语出处:
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第二个削肩细腰,长挑身材,鹅蛋脸儿,俊眼修眉,顾盼飞,文彩精华,见之忘俗。”
50

鬼泣

成语拼音:
guǐ qì shén háo
成语解释:
同“鬼哭号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陈梦雷《行路难》诗:“江淮南北化为鱼,鬼泣嚎天暗黑。”
51

鬼泣

成语拼音:
guǐ qì shén hào
成语解释:
同“鬼哭号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感惺《游侠传·侠圆》:“一丛白草杂黄沙,鬼泣嚎心乱麻。”
52

鬼设

成语拼音:
guǐ shè shén shī
成语解释:
设:筹划;施:实施。鬼所设计的。形容安排极为巧妙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:“鬼设施,浑认作、无限南疆北界。”
53

鬼设使

成语拼音:
guǐ shè shén shǐ
成语解释:
谓天造地设,非人力所能成就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词:“鬼设使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”
54

各显

成语拼音:
gè xiǎn shén tōng
成语解释:
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正是八仙过海,独自显通。”
55

姑射

成语拼音:
gū yè shén rén
成语解释:
姑射:山名;人:得道的人。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。后泛指美貌女子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藐姑射之山,有人居焉,肌肤若冰雪,淖(绰)约若处子。”
56

官止

成语拼音:
guān zhǐ shén xíng
成语解释:
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方今之时,臣以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欲行。”
57

魂飞

成语拼音:
hún fēi shén sàng
成语解释: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裴铏《传奇·孙恪》:“恪乃惊惧,若魂飞丧,良久抚二子一恸。”
58

祸来

成语拼音:
huò lái shén mèi
成语解释:
昧:昏昧。祸患来了,志昏乱不清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语有之:福至心灵,祸来昧。”
59

魂丧

成语拼音:
hún sàng shén duó
成语解释: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无名氏《燕京杂记》:“妖态艳妆,逾于秦楼楚馆,初入都者,莫不魂丧夺。”
60

意往

成语拼音:
yì wǎng shén chí
成语解释:
形容心向往,不能自持。
成语出处: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:“不住的面红耳赤,意往驰,身上不知怎样才好。”
* 第三个字是神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