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细的成语 (37个)

21

不护

成语拼音:
bù hù xì xíng
成语解释:
指不注意小节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书 旅獒》:“不矜行,终累大德。” 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观古今文人,类不护行,鲜能以名节自主。”
22

不拘

成语拼音:
bù jū xì jié
成语解释:
犹不拘小节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》:“万顷属文敏速,然性疏旷,不拘节,无儒者之风。”
23

不矜

成语拼音:
bù jīn xì xíng
成语解释:
指不注重小事小节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书 旅獒》:“不矜行,终累大德。”
24

不拘

成语拼音:
bù jū xì xíng
成语解释:
犹不拘小节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“庚即送直,然后得还,经此数四”刘孝标注引《中兴书》:“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行。”
25

薄物

成语拼音:
bó wù xì gù
成语解释:
薄:微小;物:事物;故:事故。指微小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匈奴列传》:“薄物故,谋臣计失,皆不足以离兄弟之欢。”
26

大含

成语拼音:
dà hán xì rù
成语解释:
原指文章的内容,既包涵天地的元气,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。形容文章博大精深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大者含元气,者入无间。”
27

繁枝

成语拼音:
fán zhī xì jié
成语解释:
繁多且小的枝节。比喻事物的琐部分。
成语出处:
朱自清《罗马》:“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。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,老干亭亭,没有一些繁枝节。”
28

广夏

成语拼音:
guǎng xià xì zhān
成语解释:
高大的房屋,精致的毡毯。指居住条件优越。语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广夏之下,旃之上,明师在前,劝诵在后。”颜师古注:“广夏,大屋也。旃,与毡同。”
成语出处:
语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广夏之下,旃之上,明师在前,劝诵在后。”颜师古注:“广夏,大屋也。旃,与氈同。”
29

归遗

成语拼音:
guī yí xì jūn
成语解释:
归:回家;遗:给予;君:妻子。指夫妻情深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归遗君,又何仁也。”
30

精雕

成语拼音:
jīng diāo xì kè
成语解释:
精心致地雕刻。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
成语出处:
《共青团员;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》(1982年2月5日《中国青年报》社论):“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;点点滴滴、精雕刻;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。”
31

精耕

成语拼音:
jīng gēng xì zuò
成语解释:
精心致地耕作。指庄稼的耕种经营十分认真致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我们靠精耕作吃饭,人多一点,还是有饭吃。”
32

毛举

成语拼音:
máo jǔ xì gù
成语解释:
烦琐地列举小事情,加以责难或攻击
成语出处:
《明史 叶向高传》:“忠贤乃时毛举故,责向高以困之。”
33

毛举

成语拼音:
máo jǔ xì shì
成语解释:
毛举:列举琐碎的事情。烦琐地列举小事情,加以责难或攻击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,毛举事,以乱大谋。”
34

毛举

成语拼音:
máo jǔ xì wù
成语解释:
烦琐地列举小事情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,毛举事以乱大谋。”
35

末节

成语拼音:
mò jié xì xíng
成语解释:
谓无关大体的小行为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古之所谓小人儒者,亦不过依据末节行以自律。”
36

慢声

成语拼音:
màn shēng xì yǔ
成语解释:
形容说话时声音轻柔
成语出处:
罗广斌《红岩》第12章:“老大哥看出牢房里只剩他两人时,就慢声语地问他。”
37

密针

成语拼音:
mì zhēn xì lǚ
成语解释:
缕:线。缝制得十分密。比喻考虑事情极为周到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夜读偶记》:“曹雪芹的这种密针缕、曲曲折折表达出来的向前看的态度,在后四十回中却被高鹗发挥为相反的一面。”
* 第三个字是细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