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(452个)

81

侧目

成语拼音:
cè mù ér shì
成语解释:
侧目:斜着眼睛;视:看。斜着眼睛看人;不敢用正眼去看。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汲郑列传》:“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,果然。必汤也,令天下重足立,侧目视矣!”
82

长驱

成语拼音:
cháng qū ér rù
成语解释:
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快跑。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。形容进军迅猛顺利,所向无敌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未到汉口,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,长驱入,势如破竹。”
83

乘隙

成语拼音:
chéng xì ér rù
成语解释:
趁着其空虚侵入
成语出处:
明 刘基《郁离子 麋虎》:“间不自入,乘隙入。”
84

从一

成语拼音:
cóng yī ér zhōng
成语解释:
丈夫死了不再嫁人,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恒》:“妇人贞吉,从一终也。”
85

侧足

成语拼音:
cè zú ér lì
成语解释:
形容有所畏惧,不敢正立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立。”
86

重足

成语拼音:
chóng zú ér lì
成语解释:
迭足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恐惧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听,重足立,阖口不言。”
87

重足立,侧目

成语拼音:
chóng zú ér lì,cè mù ér shì
成语解释:
重足:双脚并拢;侧目:斜着眼睛。形容畏惧愤恨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今天下重足立,侧目视矣。”
88

旦旦

成语拼音:
dàn dàn ér fá
成语解释:
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亦犹斧斤之于森也,旦旦伐之,可以为美乎?”
89

待价

成语拼音:
dài jià ér gū
成语解释:
等到好价钱再出售(沽:卖)。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;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。
成语出处:
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金宝》:“待时动曰待价沽。”
90

待贾

成语拼音:
dài jiǎ ér gū
成语解释:
亦作“待价沽”。等待善价出售,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行。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韫椟藏诸?求善贾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,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
成语出处:
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於斯,韫椟藏诸?求善贾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,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
91

夺眶

成语拼音:
duó kuàng ér chū
成语解释:
眶:眼的四周。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。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出,掉在他的手上。”
92

夺门

成语拼音:
duó mén ér chū
成语解释:
夺门:破门,奋力冲开门。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。形容迫不及待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1回:“轻轻拨去门闩,拏在手中,预备当作兵器,可以夺门出。”
93

待时

成语拼音:
dài shí ér dòng
成语解释:
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动,何不利之有?”
94

待时

成语拼音:
dài shí ér jǔ
成语解释:
待:等待;举:行动。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运之盛衰,达时务之机变,所以养兵练将,待时举。”
95

戴头

成语拼音:
dài tóu ér lái
成语解释:
戴:头顶着。戴着脑袋前来。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唐·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甲者出,太尉笑且入,曰:‘杀一老卒,何甲也?吾戴头来矣。’”
96

倒屣

成语拼音:
dào xǐ ér yíng
成语解释:
倒:逆;屣:鞋。倒穿着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热情待客
成语出处: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五卷:“一日,曹往谒之,李倒屣迎。”
97

鼎足

成语拼音:
dǐng zú ér jū
成语解释:
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。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98

鼎足

成语拼音:
dǐng zú ér lì
成语解释:
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为圆形;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居。”
99

抵足

成语拼音:
dǐ zú ér mián
成语解释:
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。形容双方情谊深厚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瑜曰:‘久不与子翼同榻,今宵抵足眠。’”
100

鼎足

成语拼音:
dǐng zú ér sān
成语解释:
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也泛指三个方面。
成语出处:
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崔秀才》:“内则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三焉。”
*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