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耳的成语 (31个)

21

道听

成语拼音:
dào tīng ěr shí
成语解释:
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,盲目轻信。
成语出处:
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下》:“村学究道听食,窃一言以诧新奇,此等之论是也。”
22

股肱

成语拼音:
gǔ gōng ěr mù
成语解释:
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目:亲信。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
成语出处:
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臣作朕股肱目。”
23

豁人

成语拼音:
huō rén ěr mù
成语解释:
开扩眼界,使目清新。
成语出处:
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五六:“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,其写景也必豁人目。”
24

禾生

成语拼音:
hé shēng ěr
成语解释:
状物。禾头长出牙蘖,庄稼就报废。灾年的象征
成语出处:
南唐·李建勋《闲出书怀》:“溪田雨涨禾生,原野莺啼黍熟时。”
25

酒酣

成语拼音:
jiǔ hān ěr rè
成语解释:
酣:酒喝得痛快。酒喝得正痛快;朵发热。形容酒兴正浓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,酒酣热,仰而赋诗,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”
26

脸红

成语拼音:
liǎn hóng ěr chì
成语解释:
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
成语出处:
萧殷《桃子又熟了》:“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,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赤地吼起来。”
27

脸红

成语拼音:
liǎn hóng ěr rè
成语解释:
见“脸红赤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1回:“听得老太太说完了,越觉得脸红热,连忙跪下道:‘老太太息怒。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,惹出老太太气来。’”
28

乱人

成语拼音:
luàn rén ěr mù
成语解释:
乱:扰乱。指故意去迷惑人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子夜》: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,乱人目!”
29

目达

成语拼音:
mù dá ěr tōng
成语解释:
形容感觉灵敏,非常聪明。
成语出处:
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策考》:“噽为人览闻辩见,目达通,诸事无所不知。”
30

目睹

成语拼音:
mù dǔ ěr wén
成语解释:
睹:看见;闻:听见。亲听到,亲眼看见。
成语出处:
《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闻不如目睹。”
31

面红

成语拼音:
miàn hóng ěr rè
成语解释:
见“面红赤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面红热的。”
* 第三个字是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