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胜的成语 (57个)

41

必操

成语拼音:
bì cāo shèng quàn
成语解释:
操:持;拿;券:凭证;券:指利的把握。一定有利的把握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田敬仲世家》:“常执左券,以责于秦韩。”
42

不可

成语拼音:
bù kě shēng shū
成语解释:
:尽;书:书写,记载。不是用文字能写完的。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
成语出处:
唐·权德舆《齐成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成天下重名硕望者,不可书。”
43

不可

成语拼音:
bù kě shèng yán
成语解释:
说不尽。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所藏活豪士以百数,其余庸人不可言。”
44

操必之券

成语拼音:
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
成语解释:
操:掌握;券:凭证。手里掌握必的凭证。指十分有把握
成语出处: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主操必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
45

吹气

成语拼音:
chuī qì shèng lán
成语解释:
气息象兰花那样香。形容美女的呼吸。
成语出处:
《洞冥记》:“帝所幸宫人丽娟,年十四,玉肤柔软,吹气兰。”
46

繁华

成语拼音:
fán huá shèng dì
成语解释:
繁华:繁盛华丽。热闹的名之地
成语出处:
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,这是古秀州,乃江南繁华地。”
47

寡不

成语拼音:
guǎ bù shèng zhòng
成语解释:
同“寡不敌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春秋·壅塞》:“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,世之直士,其寡不众,数也。”
48

高人

成语拼音:
gāo rén shèng shì
成语解释:
指人品清高脱俗,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
成语出处:
元·夏文彦《图绘宝鉴·制作楷模》:“或有逸品,皆高人士寄兴寓意者,当求之笔墨之外,方为得趣。”
49

各擅

成语拼音:
gè shàn shèng cháng
成语解释:
擅:独揽;场:利之场。各自擅长一行绝技
成语出处:
清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上卷:“而三家中,太白近乐府,右丞、苏州近古诗,又各擅场。”
50

举不

成语拼音:
jǔ bù shèng jǔ
成语解释:
举:列举;不:不尽。列举也列举不完。形容很多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伪自由书 后记》引谷春帆《谈“文人先行”》:“公开告密,卖友求荣,卖身投靠的勾当,举不举。”
51

谨能

成语拼音:
jǐn néng shèng huò
成语解释:
谨:小心慎重;祸:灾难。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
成语出处:
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序》:“力能贫,谨能祸。”
52

决一

成语拼音:
jué yī shèng fù
成语解释:
决:决定;负:败。进行决战,判定败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6回:“不如从武城将军之计,渡江决一负为上。”
53

理不

成语拼音:
lǐ bù shèng cí
成语解释:
指文章说理不能过言辞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孔融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,然不能持论,理不词。”
54

力不

成语拼音:
lì bù shèng rèn
成语解释:
任: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。能力不够;难以担当任务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……言不其任也。”
55

名山

成语拼音:
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
成语解释:
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孙统传》:“居职不留心碎务,纵意游肆,名山川,靡不穷究。”
56

巧不

成语拼音:
qiǎo bù shèng zhuō
成语解释:
拙:笨拙。有时巧捷不如笨拙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艺术·江之桐传》:“洎乎接刃,则霍然而去。故曰‘巧不拙’。”
57

去杀

成语拼音:
qù shā shèng cán
成语解释:
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,便可废除死刑。指以德化民,太平至治
成语出处:
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思所以振民育德,去杀残,解网更张,置之仁寿。”
* 第三个字是胜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