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转的成语 (36个)

21

乘风

成语拼音:
chéng fēng zhuǎn duò
成语解释:
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。
成语出处:
邹韬奋《萍踪忆语》二一:“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风舵的。”
22

趁风

成语拼音:
chèn fēng zhuǎn péng
成语解释:
趁:乘便;篷:船帆。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
成语出处:
艾明之《火种》第12章:“丘德奎眼看势头不对,立刻趁风篷。”
23

飞刍

成语拼音:
fēi chú zhuǎn xiǎng
成语解释:
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世贞《与高大夫游盘山歌》:“建牙吹角浩无际,飞刍饷遥相望。”
24

飞米

成语拼音:
fēi mǐ zhuǎn chú
成语解释:
犹言飞刍挽粟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
25

飞沙

成语拼音:
fēi shā zhuǎi shí
成语解释:
飞:使飞扬;:滚动。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迅猛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陆胤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砂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
26

飞砂

成语拼音:
fēi shā zhuǎn shí
成语解释:
同“飞沙走石”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胤传》:“风则折木,飞砂石。”
27

归邪

成语拼音:
guī xié zhuǎn yào
成语解释:
曜:光明。改除邪恶归依正道。亦作“归邪反正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林则徐《祭海神文》:“归邪曜,不烦一矢之加;飞蛊全收,已倍万箱之贮。”
28

回筹

成语拼音:
huí chóu zhuǎn cè
成语解释:
运筹决策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恪之才捷,皆此类也。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魏·管辰《诸葛恪别传》:“[孙权]又问:‘卿何如滕胤?’恪答曰:‘登阶蹑履,臣不如胤,回筹策,胤不如臣。’”
29

回黄绿

成语拼音:
huí huáng zhuǎn lǜ
成语解释:
树叶由绿变黄,由黄变绿。原指时令的变迁,后比喻世事的反复。
成语出处:
晋 无名氏《休洗红》诗:“回黄绿无定期,世事返复君所知。”
30

回山

成语拼音:
huí shān zhuǎn hǎi
成语解释:
动山海。比喻力量巨大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李白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回山海不作难,倾情倒意无所惜。”
31

回天

成语拼音:
huí tiān zhuǎn dì
成语解释:
犹言旋乾坤。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。
成语出处:
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刚正》:“挟山超海之力,望此犹轻;回天地之威,方斯更烈。”
32

回天

成语拼音:
huí tiān zhuǎn rì
成语解释:
回:旋。比喻权势力量极大,能扭极难挽回的局势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王义方传》:“虽挟山超海之力,望此犹轻;回天日之威,方斯更劣。”
33

昏头

成语拼音:
hūn tóu zhuǎn xiàng
成语解释:
头脑发昏,迷失方向。
成语出处:
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·智破六合城》:“逃啊,逃啊,昏头向,一头冲到个塘里,淹死了。”
34

回心

成语拼音:
huí xīn zhuǎn yì
成语解释:
回、:掉、扭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虑;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
成语出处:
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35

见风

成语拼音:
jiàn fēng zhuǎn duò
成语解释:
看风向发动舵柄。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。
成语出处: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他也是老手,马上见风舵。”
36

见风

成语拼音:
jiàn fēng zhuǎn péng
成语解释:
同“见风使舵”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,还是见风篷的自私。我有钱不给这等人!”
* 第三个字是转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