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问的成语 (48个)

41

潜图

成语拼音:
qián tú wèn dǐng
成语解释:
鼎:询鼎的大小轻重,比喻篡夺。比喻企图暗中篡夺
成语出处:
南朝·齐·武帝《诛张敬儿诏》:“假托妖巫,用相震惑,妄设征祥,潜图鼎。”
42

求田

成语拼音:
qiú tián wèn shě
成语解释:
舍:房子。多方购买田地,到处询屋介。指只知道置产业,谋求个人私利。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》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舍,言无可采。”
43

入邦

成语拼音:
rù bāng wèn sú
成语解释:
见“入国俗”。
成语出处:
叶圣陶《席间》:“‘入邦俗,古之道也。’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。”
44

入国

成语拼音:
rù guó wèn jìn
成语解释:
进入别国境界,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
成语出处:
45

入国

成语拼音:
rù guó wèn sú
成语解释:
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禁,入国而俗,入门而讳。”
46

入竟

成语拼音:
rù jìng wèn jìn
成语解释:
竟:境的古字;禁:禁忌。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,先要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,以免触犯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禁,入国而俗,入门而讳。孔颖达疏:“入竟而禁者……竟,界首也。禁谓国中政教所忌。凡至竟界,当先访主国何所禁也。”
47

入境

成语拼音:
rù jìng wèn sú
成语解释:
进入别的国家;先明有哪些禁止的事;以免违犯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禁,入国而俗,入门而讳。”
48

入门

成语拼音:
rù mén wèn huì
成语解释:
古代去拜访人,先清楚他父祖的名,以便谈话时避讳。也泛指清楚有什么忌讳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禁,入国而俗,入门而讳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入门而讳 ’者,门,主人之门;讳,主人祖先君名,宜先知之,欲为避之也。”
* 第三个字是问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