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古刹的词语

形容古刹的词语:1. 古朴;2. 雄伟;3. 静谧;4. 神秘;5. 悠久;6. 庄严;7. 幽静;8. 莊嚴;9. 优美;10. 壮观;11. 宏伟;12. 险要;13. 厚重;14. 神圣;15. 恢弘;16. 富丽堂皇;17. 历史悠久;18. 神奇;19. 悠久历史;20. 观赏性强

形容古刹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古刹 古刹 古刹,意思为年代久远的寺庙。出处为:南朝陈徐陵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燕山对古刹,代郡隐城楼。”中国现存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刹建筑。如:河南洛阳白马寺
古剎 古刹 古刹,意思为年代久远的寺庙。出处为:南朝陈徐陵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燕山对古刹,代郡隐城楼。”中国现存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刹建筑。如:河南洛阳白马寺
生辉 生辉 生辉,汉语词汇。 拼音: shēng huī 注音: 基本解释:(1) [glorify]∶照得光辉夺目,散发光亮,一般都组成成语使用。 晶莹闪烁的枝形吊灯使满室生辉 (2) [add splendor]∶增添光彩 古刹生辉
生輝 生辉 生辉,汉语词汇。 拼音: shēng huī 注音: 基本解释:(1) [glorify]∶照得光辉夺目,散发光亮,一般都组成成语使用。 晶莹闪烁的枝形吊灯使满室生辉 (2) [add splendor]∶增添光彩 古刹生辉
寺刹 寺刹 寺刹为寺院之别称。古老之寺院称古刹;禅宗之寺院称禅刹;广为世人所知之寺院、大丛林,称为名刹、巨刹等。
佛寺 佛寺 佛教僧侣供奉佛像、舍利(佛骨),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,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阿兰若;阿伽蓝;宝坊;宝刹;宝地;贝叶宫;禅林;禅寺;禅院;禅刹;刹寺;丛林;道场;法窟;梵宫;梵家;梵居;梵林;梵刹;梵城;梵宇;方广;凤刹;佛扃;佛龛;佛庐;佛舍;佛土;佛刹;佛庵;福界;浮屠祠;绀殿;古刹;鹤林;鹤树;鹤苑;鹄苑;花宫;花界;化城;鸡林;伽蓝;金刹;金地;精舍;鹫岭;鹫堞;龛庙;柰园;兰若;雷室;莲宫;连宇;莲宇;练若;灵刹;灵基;灵院;龙宫;青莲宫;青莲宇;仁祠;祇树;清凉居;僧刹;僧居;僧院;僧寺;僧庐;僧宇;僧庵;僧蓝;僧伽蓝;山门;上方;神庙;寺庵;寺庙;寺刹;寺宇;寺院;塔庙;檀林;霞刹;仙陀;香刹;香界;像阁;香林;相蓝;萧寺;银地;银庭;雨花社;玉刹;招提、珠林;等名;或源于梵文音译、意译,或为假借、隐喻,或为某种类型的专称、别名,到明清时期通称寺庙。
寺剎 寺刹 寺刹为寺院之别称。古老之寺院称古刹;禅宗之寺院称禅刹;广为世人所知之寺院、大丛林,称为名刹、巨刹等。
刹时 刹时 刹:原义是土或田;后来指佛寺(梵语‘刹多罗’的缩语):古刹|宝刹。 【刹时】一瞬间;极短的时间。 刹shō止住(正在运行的机器、车辆等);刹车|刹住不正之风。 出处:鲁迅《呐喊》中:《 一件小事》:12段: .....刹时高大了......
刹時 刹时 刹:原义是土或田;后来指佛寺(梵语‘刹多罗’的缩语):古刹|宝刹。 【刹时】一瞬间;极短的时间。 刹shō止住(正在运行的机器、车辆等);刹车|刹住不正之风。 出处:鲁迅《呐喊》中:《 一件小事》:12段: .....刹时高大了......
剎时 刹时 刹:原义是土或田;后来指佛寺(梵语‘刹多罗’的缩语):古刹|宝刹。 【刹时】一瞬间;极短的时间。 刹shō止住(正在运行的机器、车辆等);刹车|刹住不正之风。 出处:鲁迅《呐喊》中:《 一件小事》:12段: .....刹时高大了......
剎時 刹时 刹:原义是土或田;后来指佛寺(梵语‘刹多罗’的缩语):古刹|宝刹。 【刹时】一瞬间;极短的时间。 刹shō止住(正在运行的机器、车辆等);刹车|刹住不正之风。 出处:鲁迅《呐喊》中:《 一件小事》:12段: .....刹时高大了......
九华山 九华山 (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)九华山(Jiuhua Mountain),古称陵阳山、九子山,为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”之一,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,素有“东南第一山”之称,传说因唐朝李白《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》诗:“昔在九江上,遥望九华峰。天河挂绿水,秀出九芙蓉。”而更名为“九华山”。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,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。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,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。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,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,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、地形地势的制约,所以具有温和、湿润、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。 九华山北俯长江,南望黄山,东临太平湖,西接池阳,绵亘一百余公里,主要有九十九峰,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。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,大致呈南-北走向,介于东经117°43′-118°80′,北纬30°24′-30°40′之间。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,名刹古寺林立,文物古迹众多,尚存化城寺、月身宝殿、慧居寺、百岁宫等古刹78座,佛像1500余尊,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、藏经及其它玉印、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。 2006年,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2007年,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2009年,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九華山 九华山 (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)九华山(Jiuhua Mountain),古称陵阳山、九子山,为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”之一,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,素有“东南第一山”之称,传说因唐朝李白《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》诗:“昔在九江上,遥望九华峰。天河挂绿水,秀出九芙蓉。”而更名为“九华山”。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,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。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,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。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,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,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、地形地势的制约,所以具有温和、湿润、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。 九华山北俯长江,南望黄山,东临太平湖,西接池阳,绵亘一百余公里,主要有九十九峰,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。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,大致呈南-北走向,介于东经117°43′-118°80′,北纬30°24′-30°40′之间。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,名刹古寺林立,文物古迹众多,尚存化城寺、月身宝殿、慧居寺、百岁宫等古刹78座,佛像1500余尊,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、藏经及其它玉印、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。 2006年,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2007年,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2009年,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天童寺 天童寺 (古刹)天童寺,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25公里的太白山麓,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(300年),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,号称“东南佛国”。 全寺占地面积7.64万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3.88万余平方米。有殿、堂、楼、阁、轩、寮、居30余个计999间。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,“群峰抱一寺,一寺镇群峰”,东、西、北三方有六峰簇拥。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;左依东峰、中峰、乳峰;右靠钵盂峰,圆秀突起,状如覆钵,聿旗峰,陡惊峻险,似旌展扬。唯独南面天阔山远,一条郁郁葱葱万松大道恭迎宾客朝山进香。
大孤山 大孤山 (辽宁省丹东市大孤山)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,该景点是辽东著名风景区之一。地处西大洋河河口的右岸,孤峙于黄海之滨,景色秀丽,人文荟萃。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集“佛、道、儒”三教合一,孤而不群,千百年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来此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,其宗教影响力在东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,大孤山上有百余间初建于唐朝的寺庙,是东北现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。大孤山古建筑群分为上庙、下庙。上庙由药王殿、玉皇殿、真武庙、圣水宫、龙王殿、佛爷殿、三霄娘娘殿、一层楼、观海亭和佛塔组成。下庙由吕祖亭、天后宫、关帝殿、财神殿、文昌宫、大雄宝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、天王殿和古戏楼组成。一条中轴线贯穿圣水宫、天后宫和古戏楼,使上、下庙既互为映衬,又连为一体。而且建筑技艺更加精湛,雕梁画栋,垂脊飞甍,斗拱雀替,砖雕壁画,呈现出一派大气磅礴的民族建筑风采。
蕊珠宫 蕊珠宫 蕊珠宫,相传始建于宋。佛口乡(今金谷村、金山村、金东村)诸姓乡民世代在此奉祀保生大帝、山西夫子、大使公、鄞仙姑诸神祇。 宫原址坐落于金谷镇金谷村溪墘(古为清溪佛口),历经兴废。2001年春,“三金村”善信为重光古迹,择于金谷村西北隅的定明院风景区拓地重建蕊珠宫,是年底竣工,与千年古刹定明院相映生辉。宫体呈重檐歇山式,二进三开间,西向,抬梁构架,古朴典雅。
蕊珠宮 蕊珠宫 蕊珠宫,相传始建于宋。佛口乡(今金谷村、金山村、金东村)诸姓乡民世代在此奉祀保生大帝、山西夫子、大使公、鄞仙姑诸神祇。 宫原址坐落于金谷镇金谷村溪墘(古为清溪佛口),历经兴废。2001年春,“三金村”善信为重光古迹,择于金谷村西北隅的定明院风景区拓地重建蕊珠宫,是年底竣工,与千年古刹定明院相映生辉。宫体呈重檐歇山式,二进三开间,西向,抬梁构架,古朴典雅。
鹿港龍山寺 辞典解释鹿港龙山寺  lù gǎng lóng shān sì     台湾中部有名的古迹。是开台最早的佛寺。位于彰化县鹿港镇。创建年代约于清乾隆四十一年(西元1776)​。建材全由泉州运来,格式亦仿泉州开元寺,规模宏伟,气象古朴、庄严,为台湾古刹之首。供奉的主神是观世音菩萨,为铜铸的金身。本寺因深具泉州建筑艺术价值,受建筑及美术界的重视,现列为一级古迹。
静安寺 静安寺 (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)静安寺,又称静安古寺,位于上海市静安区,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(247年),初名沪渎重玄寺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更名静安寺。南宋嘉定九年(1216年),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(今南京西路),早于上海建城。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.2万平方米,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,由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,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。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、文征明真迹《琵琶行》行草长卷。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。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,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。 静安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上海市真言宗古刹之一,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保圣寺 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,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。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,始建于梁天监二年(公元503年)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,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。保圣教寺即是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一。保圣寺历代兴废,最盛时,殿宇5000多间,僧众千人,范围几达半个镇。及至明代成化年间,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,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。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、天王殿、古物馆等。
保聖寺 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,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。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,始建于梁天监二年(公元503年)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,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。保圣教寺即是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一。保圣寺历代兴废,最盛时,殿宇5000多间,僧众千人,范围几达半个镇。及至明代成化年间,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,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。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、天王殿、古物馆等。
靜安寺 静安寺 (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)静安寺,又称静安古寺,位于上海市静安区,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(247年),初名沪渎重玄寺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更名静安寺。南宋嘉定九年(1216年),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(今南京西路),早于上海建城。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.2万平方米,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,由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,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。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、文征明真迹《琵琶行》行草长卷。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。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,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。 静安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上海市真言宗古刹之一,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金鸱 金鸱 jīn chī ㄧ 金鸱(金鸱)  宫殿屋脊上金属制成的形状像鸱尾的装饰物。古人以为可镇火灾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八引《会要》:“ 汉 柏梁殿 灾后, 越 巫言海中有鱼虬,尾似鸱,激浪即降雨。遂作其象於屋,以厌火祥。时人或谓鸱吻,非也。” 清 阎尔梅 《大同览胜》诗:“空山石马 祁皇 隧,古刹金鸱 道武 宫。”
金鴟 金鸱 jīn chī ㄧ 金鸱(金鸱)  宫殿屋脊上金属制成的形状像鸱尾的装饰物。古人以为可镇火灾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八引《会要》:“ 汉 柏梁殿 灾后, 越 巫言海中有鱼虬,尾似鸱,激浪即降雨。遂作其象于屋,以厌火祥。时人或谓鸱吻,非也。” 清 阎尔梅 《大同览胜》诗:“空山石马 祁皇 隧,古刹金鸱 道武 宫。”
题咏 题咏 题咏是中国文化史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凡名山大川、古画法帖、名园遗址、古刹名寺,都有文人雅士的诗联题刻,因为以诗歌颂扬为主,故名“题咏”。
月市 月市 yuè shì ㄩㄝˋ ㄕㄧˋ 月市  指每月举行的庙会。 清 厉宗万 《京城古迹考·报国寺》:“古刹荒凉,殿宇摧颓日甚,并向来每逢朔望,寺中月市甚盛,今废不复作。”
云若 云若 云若,古风小说《浮生萦云》、《浮生载雪》中的主要人物,为古刹神女。 白烟落,浮生怅,话落间,枯藤化兰草,漫天紫蝶翩翩,蓝衫女子谱笛而落,她低低一叹,生死话尽。
九华 九华 (汉语词语)九华 jiǔ huá (1)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青阳县。旧称九子山 。因有九峰如莲花,故改为今名。唐·李白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序:“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 ,山高数千丈。上有九峰如莲花……予乃削其旧号,加以九华之目。” 宋·陆游《入蜀记》卷三:“ 九华本名九子,李太白为易名。”主峰天台峰,有化城寺、百岁宫、回香阁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,与峨眉、五台、普陀等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。参见“九子山”。 (2).宫殿名。后赵石虎建。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附南朝梁萧绮录:“ 石虎席卷西京,崇丽妖虐,外僭和鸾文物之仪,内修三英、九华之号。” 齐治平注:“ 九华,宫名。”《清一统志》:“ 后赵石虎建,以三三为位,故谓之九华。” (3).重九之花,指菊花。晋·陶潜《九日闲居》诗序:“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出。空服九华,寄怀於言。” (4).花朵繁茂。喻妇德昭彰。北周·庾信《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》:“标梅三实,无阙其时;夭桃九华,能修其政。” 莆
題詠 题咏 题咏是中国文化史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凡名山大川、古画法帖、名园遗址、古刹名寺,都有文人雅士的诗联题刻,因为以诗歌颂扬为主,故名“题咏”。
九華 九华 (汉语词语)九华 jiǔ huá (1)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青阳县。旧称九子山 。因有九峰如莲花,故改为今名。唐·李白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序:“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 ,山高数千丈。上有九峰如莲花……予乃削其旧号,加以九华之目。” 宋·陆游《入蜀记》卷三:“ 九华本名九子,李太白为易名。”主峰天台峰,有化城寺、百岁宫、回香阁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,与峨眉、五台、普陀等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。参见“九子山”。 (2).宫殿名。后赵石虎建。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附南朝梁萧绮录:“ 石虎席卷西京,崇丽妖虐,外僭和鸾文物之仪,内修三英、九华之号。” 齐治平注:“ 九华,宫名。”《清一统志》:“ 后赵石虎建,以三三为位,故谓之九华。” (3).重九之花,指菊花。晋·陶潜《九日闲居》诗序:“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出。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。” (4).花朵繁茂。喻妇德昭彰。北周·庾信《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》:“标梅三实,无阙其时;夭桃九华,能修其政。” 莆
禅祖 禅祖 词语解释 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。《景德传灯录·佛陀难提》:“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,化众无量,悉获阿罗汉。” 宋 苏轼 《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》诗:“独携三子出,古刹访禅祖。”
叱石 叱石 叱石,为明末大司马黄公辅根据《黄大仙叱石成羊》的神话命名。“叱石松涛”,是新会八景之一。这里山势雄伟,万松劲秀,奇石满布,幽谷清泉,庙字亭台依山而建,绿树成荫,流水瀑漏,一派绿水青山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风景区既有古刹之雄伟,又有园林之风光。游人到此一睹“叱石成羊”、“天然石室”、“一洗红尘”、“大雄宝殿”、“赤松黄大仙祠”、“太子亭”、“黄公辅祠”、“三元宫宝殿”等胜景,一闻谷里泉琴之声、禅院钟声、小鸟啼鸣、松涛萧萧,使人心旷神怡,乐而忘返。旅游区内的叱石宾馆设有客房。
大颠 大颠 唐代著名高僧,俗名陈宝通(一说姓杨)。唐开元二十年(732)出生于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。祖籍河南省颍川。唐长庆十四年(公元824年)圆寂,终年93岁。大历(766—779)中拜海潮古刹(潮阳市西岩)惠照和尚为师。不久与药山、惟俨同游南岳衡山,参拜石头和尚,悟禅机。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。五年(789年)回潮阳,次年创建白牛严寺,七年于塔口山麓幽岭下创建灵山禅院,弘扬曹溪六世禅风,弟子千余人,自号大颠和尚。大颠幼年好学聪慧,潜心钻研佛学,成为唐代佛教曹溪派系的一代高僧。大颠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,历代对其评议者众。王安石《送潮州吕使君》诗中就十分推崇地说:“有若大颠者,高材能动人。”为他撰传的也不乏其人。民间还流传了不少有关他的法力神功的故事。历代朝廷也对他很为器重。早在长庆二年(882年),唐穆宗就赐额灵山寺为“护国禅寺”。
道场山 道场山 万寿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五公里之道场山中,唐僧如讷禅师来此开山,相传如讷禅师曾与虎同居岩穴,因尊为“伏虎祖师”。寺始建于唐僖宗中和年间(881—884年),初名无可考。五代吴越时(895—978年)曾名“吴兴正真禅院”,北宋改名“妙觉寺”。明末修葺,寺宇增益,清咸丰年间(1851—1861年)洪杨一炬,仅观音殿幸存,余皆成焦土。光绪三年(1877年)僧人法磬来山,苦心经营三十余载,规模毕具,古刹重光,士庶瞻依,极一时之盛。
灵岩寺 灵岩寺 (四川省成都市灵岩寺)灵岩寺位于都江堰市区北5公里幸福镇灵岩山七星岩下,称“灵岩圣灯”,旧为“灌县十景”之一·区别于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(济南灵岩寺、当阳玉泉寺、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)中的济南灵岩寺。
龙华寺 龙华寺 (上海龙华寺)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街道,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、规模最大的古刹。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。据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,距今已有1700多年,然而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是龙华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公元977年)。北宋治平三年(公元1066年),龙华寺更名为“空相寺”,如今尚有赐“空相寺”额、今寺碑残石留存。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4年)恢复了原名“龙华寺”。明万历二年(1574)赐名“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”,寺名仍沿用龙华寺。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,重修各殿宇,新建藏经楼等。寺西之桃园于民国十七年(1928年)辟为血华公园,后改名为龙华公园,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。1959年,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香积寺 中国著名佛教古刹。
玉骨 玉骨 神魔布袋戏虚拟人物。 佛门高僧,本已退隐不再过问尘世俗事,但因「修罗魔教」灭了“千佛寺”,受“千佛寺”主持临终前所托,为了天下苍生而终于步出“古刹佛楼”。现是「正道昆仑」重要成员。
苍苍 苍苍 苍苍:汉语词语 苍苍:张信哲演唱歌曲 苍苍 (汉语词语)“苍苍竹林寺 ,杳杳钟声晚”大概就是一种幽远苍茫的感觉。这样的氛围与意境一直是我情有独钟的。在今天的繁华与喧嚣中,我感受到的是太多的迷茫与不知所措,我想要的只是一份纯洁的友谊,只是想真诚的付出可以得到认可。 我累了,我想去深山古刹,在那幽深的小路上为清脆空寂的鸟鸣声凝神,又想一人享受属于杜甫草屋的清宁,初出草庐为远处寥寥无几的炊烟袅袅而陶醉。
香積寺 中国著名佛教古刹。
道場山 道场山 万寿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五公里之道场山中,唐僧如讷禅师来此开山,相传如讷禅师曾与虎同居岩穴,因尊为“伏虎祖师”。寺始建于唐僖宗中和年间(881—884年),初名无可考。五代吴越时(895—978年)曾名“吴兴正真禅院”,北宋改名“妙觉寺”。明末修葺,寺宇增益,清咸丰年间(1851—1861年)洪杨一炬,仅观音殿幸存,余皆成焦土。光绪三年(1877年)僧人法磬来山,苦心经营三十余载,规模毕具,古刹重光,士庶瞻依,极一时之盛。
禪祖 禅祖 词语解释 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。《景德传灯录·佛陀难提》:“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,化众无量,悉获阿罗汉。” 宋 苏轼 《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》诗:“独携三子出,古刹访禅祖。”
靈巖寺 灵岩寺 (四川省成都市灵岩寺)灵岩寺位于都江堰市区北5公里幸福镇灵岩山七星岩下,称“灵岩圣灯”,旧为“灌县十景”之一·区别于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(济南灵岩寺、当阳玉泉寺、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)中的济南灵岩寺。
大顛 大颠 唐代著名高僧,俗名陈宝通(一说姓杨)。唐开元二十年(732)出生于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。祖籍河南省颍川。唐长庆十四年(公元824年)圆寂,终年93岁。大历(766—779)中拜海潮古刹(潮阳市西岩)惠照和尚为师。不久与药山、惟俨同游南岳衡山,参拜石头和尚,悟禅机。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。五年(789年)回潮阳,次年创建白牛严寺,七年于塔口山麓幽岭下创建灵山禅院,弘扬曹溪六世禅风,弟子千余人,自号大颠和尚。大颠幼年好学聪慧,潜心钻研佛学,成为唐代佛教曹溪派系的一代高僧。大颠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,历代对其评议者众。王安石《送潮州吕使君》诗中就十分推崇地说:“有若大颠者,高材能动人。”为他撰传的也不乏其人。民间还流传了不少有关他的法力神功的故事。历代朝廷也对他很为器重。早在长庆二年(882年),唐穆宗就赐额灵山寺为“护国禅寺”。
寶生佛 辞典解释宝生佛  bǎo shēng fó     五方佛之一。通常被安排在大日如来左方,表示福德。在密宗寺院及宋、辽古刹中,和大日如来、阿閦佛、阿弥陀佛、不空成就如来并塑,合称为「五方佛」。 英语 Ratnasambhava Buddha
王田 王田 (中国近现代书法家)全国著名书法家王田先生生于1922年--2004年,艺名山左王田,号图陌公,祖籍山东龙口,汉族人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曾历任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、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。他一生习书爱画,情系翰墨,真草隶篆,挥洒自如,奇崛雄健,力求创新,形成了颇具灵性的书法特征和率真执著、飘逸跌宕的艺术风格,成为蜚声书坛的书法大家,多次在日本、新加坡、韩国举办展览,作品被国际友人和外国首脑收藏并收入国内外多种书画典集之中。他积极参与中央及省文史馆、省市书法家协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笔会、学术交流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赈灾义卖、文化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,为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书写碑文,1995年荣获全国楹联书法大赛金奖,1998年在抗洪救灾中书写的巨幅作品“中流砥柱”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。王田先生与书法界同仁共同努力,在省市领导支持下先后成立了省、市书法家协会,他积极组织开展书法创作活动,力作频出。他还是一位书法教育家,近20年来鼎力培养了众多书法新秀,桃李满天下。王田先生的书法来自于民间,他坚持书法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,其作品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喜爱,被社会所公认,哈尔滨市的名街古刹、旅游景点都留有他的墨迹,其所书写的匾额已成为都市中的一道文化风景。王田先生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、为发展省市书法事业和增进中外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,被市文联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和“人民书法家”称号。
攀山越嶺 辞典解释攀山越岭  pān shān yuè lǐng      攀登高口,翻越峻岭。比喻路程的遥远与辛苦。 如:「经过了攀山越岭,他们终于到达了那座古刹。」
龍華寺 龙华寺 (上海龙华寺)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街道,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、规模最大的古刹。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。据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,距今已有1700多年,然而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是龙华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公元977年)。北宋治平三年(公元1066年),龙华寺更名为“空相寺”,如今尚有赐“空相寺”额、今寺碑残石留存。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4年)恢复了原名“龙华寺”。明万历二年(1574)赐名“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”,寺名仍沿用龙华寺。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,重修各殿宇,新建藏经楼等。寺西之桃园于民国十七年(1928年)辟为血华公园,后改名为龙华公园,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。1959年,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不空成就如來 辞典解释不空成就如来  bù kōng chéng jiù rú lái     佛教用语。五方佛之一。位在大日如来右手第二位。象征事业。在密宗寺院及宋、辽古刹中,和大日如来、阿閦佛、阿弥陀佛、宝生佛合称为「五方佛」。
蒼蒼 苍苍 苍苍:汉语词语 苍苍:张信哲演唱歌曲 苍苍 (汉语词语)“苍苍竹林寺 ,杳杳钟声晚”大概就是一种幽远苍茫的感觉。这样的氛围与意境一直是我情有独钟的。在今天的繁华与喧嚣中,我感受到的是太多的迷茫与不知所措,我想要的只是一份纯洁的友谊,只是想真诚的付出可以得到认可。 我累了,我想去深山古刹,在那幽深的小路上为清脆空寂的鸟鸣声凝神,又想一人享受属于杜甫草屋的清宁,初出草庐为远处寥寥无几的炊烟袅袅而陶醉。
颓圮 颓圮 颓圮,汉语词汇。 拼音:tuí pǐ 倒塌,堕落,败坏的意思。 出处有宋朝郭彖的《睽车志》卷一,《明史·毕懋康传》、唐朝 罗隐的《谗书·梅先生碑》和现代诗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。
寺院 寺院 寺院:读音sìyuàn;英文名temple;monastery;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,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。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。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,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,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,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。
頽圮 颓圮 颓圮,汉语词汇。 拼音:tuí pǐ 倒塌,堕落,败坏的意思。 出处有宋朝郭彖的《睽车志》卷一,《明史·毕懋康传》、唐朝 罗隐的《谗书·梅先生碑》和现代诗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。
頹圮 颓圮 颓圮,汉语词汇。 拼音:tuí pǐ 倒塌,堕落,败坏的意思。 出处有宋朝郭彖的《睽车志》卷一,《明史·毕懋康传》、唐朝 罗隐的《谗书·梅先生碑》和现代诗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。

其它词语热搜

* 形容古刹的词语:1. 古朴;2. 雄伟;3. 静谧;4. 神秘;5. 悠久;6. 庄严;7. 幽静;8. 莊嚴;9. 优美;10. 壮观;11. 宏伟;12. 险要;13. 厚重;14. 神圣;15. 恢弘;16. 富丽堂皇;17. 历史悠久;18. 神奇;19. 悠久历史;20. 观赏性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