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老年人的词语

形容老年人的词语:1. 老年人;2. 老人家;3. 长者;4. 老爷爷;5. 老奶奶;6. 老先生;7. 老太太;8. 老伯伯;9. 老婆婆;10. 高龄人士;11. 资深长者;12. 年迈的人;13. 老成员;14. 老年公民;15. 老年群体;16. 老年朋友;17. 老年居民;18. 老年人士;19. 老年族群;20. 老年社区

形容老年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老年人 老年人 老年人,按照国际规定,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;我国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。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。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,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,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,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(≥65岁)占总人口比重8.9%;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.1% ;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.4%。截至2014年底,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,失能、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,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,老年人面临着养老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,值得各界关注。
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是指处于老年年龄界限以上的人口。是从人口学的角度反映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(幼年、青年、壮年)相区别的一个社会群体。人口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年龄起点一般是60或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。从世界范围看,老年人口中女性的比重高于男性。中国老年人口包括:低龄老年人口(60—69岁)、中龄老年人口(70—79岁)、高龄老年人口(80岁以上)三部分。 2018年8月,官方最新公布的多个数据显示,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攀升,结婚率和出生人口持续下降。五年间,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%。
老业人 老业人 老年人自称 意谓遭孽受罪之人。多见于 元 代杂剧。 元 张国宾 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亲儿亲女把亲爷认,中间里干闪下老业人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冤家债主》第一折:“气的我老业人亡魂丧魄。”
老業人 老业人 老年人自称 意谓遭孽受罪之人。多见于 元 代杂剧。 元 张国宾 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亲儿亲女把亲爷认,中间里干闪下老业人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冤家债主》第一折:“气的我老业人亡魂丧魄。”
老人 老人 老人,指的是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;或者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;我国实行健康档案以来对老人的定义是大于或等于65岁老人,实行老年人特殊管理。
老公 老公 (丈夫的俗称)“老公”,指丈夫的俗称、宦官的俗称、老年人的通称等。语出《三国志·魏志·邓艾传》:“七十老公,反欲何求!”。现代语义中“老公”一般特指丈夫的俗称。 2016年10月,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讲座中批评了国人夫妻间的称呼。彭林还说,“老公”这种说法不对,因为在古代指的是太监。妻子对配偶,除称“丈夫”外,“也可以称外子”。这些说法经媒体报道后,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。
父老 父老 父老,汉语词汇。 拼音:fù lǎo 释义:指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,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,亦尊称老年人。 东汉中期,地方势力的问题多与大宗族有关。地方村落由一百个甚至更多的家庭组成,一些村落则完全由同姓豪强大族把持,因此,整个村落实际就是某个宗族家庭扩张的结果。而政府对此也认可,并任命地方实力派作为“父老”,成为政府与地方村落的“中间人”。
孤老院 孤老院 1.旧时收容贫苦孤独的老年人的机构。  孤老 : ①孤独而年老。 ②孤独而年老的人:赡养~。  院 : 院 yuàn 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:院子。院墙。庭院。 某些机关、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:法院。医院。
老少 老少 老少,指老年人和少年人。语出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今夫赵女郑姬,设形容,揳鸣琴,揄长袂,蹑利屣,目挑心招,出不远千里,不择老少者,奔富厚也。”
反老还童 反老还童【解释】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【出处】汉·史游《急就篇》:“长乐无极老复丁。”《旧唐书·宦官书》:“可愈痿弱重膇之疾,复能返老还童。”【示例】取此水用美玉为屑,调和服之,可以~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五回【近义词】返老还童【语法】紧缩式;作定语,补语;含褒义
老来俏 老来俏 (法国电影)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“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,还闹这些花样,倒是一个‘老来俏’” 老来俏 (汉语词语)一个形容老年人如同青年人般的词语
反老還童 【解释】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【出处】汉·史游《急就篇》:“长乐无极老复丁。”《旧唐书·宦官书》:“可愈痿弱重膇之疾,复能返老还童。”【示例】取此水用美玉为屑,调和服之,可以~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五回【近义词】返老还童【语法】紧缩式;作定语,补语;含褒义
老來俏 老来俏 (法国电影)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“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,还闹这些花样,倒是一个‘老来俏’” 老来俏 (汉语词语)一个形容老年人如同青年人般的词语
老拙 老拙 老拙(lǎo zhuō),汉语词汇,是旧时老年人自称的谦词,形容为人处世循规蹈矩,做事按部就班,没有小聪明,实在厚道。
老荆 老荆 旧时老年人对人称自己妻子的谦称 解释 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 刘公 道:‘六嫂,你陪小娘子坐着,待我叫老荆出来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小女年长,令郎杳无归信。倘只是不归,作何区处?老荆日夜愁烦,特来与亲家商议。”按,旧以 东汉 梁鸿 妻 孟光 荆钗布裙,传为美谈,故称妻为荆。
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(geracomium),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,又称养老院。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办,能接收有各种各样需求的老人。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“五保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老荊 老荆 旧时老年人对人称自己妻子的谦称 解释 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 刘公 道:‘六嫂,你陪小娘子坐着,待我叫老荆出来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小女年长,令郎杳无归信。倘只是不归,作何区处?老荆日夜愁烦,特来与亲家商议。”按,旧以 东汉 梁鸿 妻 孟光 荆钗布裙,传为美谈,故称妻为荆。
老梆子 老梆子 1.方言。对老年人的蔑称。 2.方言。犹老调子。 3.方言。老王梆子。老铁梆子。老飘梆子。 4.西北俗语。老混混 老痞子
尊年 尊年 尊年 拼音:zūn nián 注音: [引证解释] 1. 高龄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三老,尊年也。” 唐 吕岩 《忆江南》诗:“百岁梦中看即过,劝君修炼保尊年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四回:“你一个尊年人,不要讨没脸面,吃了苦去。” 2. 敬重老年人。《周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尊年尚齿,列代弘规;序旧醻劳,哲王明范。”
小老 小老 小老是一个汉语词汇,基本意思是老年人的谦称。
返老归童 返老归童【解释】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同“返老还童”。【出处】《云笈七签》卷六九:“第二返砂,服之一两,即体和神清,返老归童。”
耄老 耄老 耄老是一个汉语词语, 读音是mào lǎo , 是指老年;老年人。
耆年 耆年 耆年,汉语词汇。 拼音:qí nián 释义:1、老年人。2、指高年。
耋老 耋老 耋老,dié lǎo,汉语词语,意为年老或老年人。
老脸 老脸 老脸,汉语词汇。 拼音: lǎo liǎn 释义:通常是指老年人的情面[face;prestige used by aged people]、厚脸皮[shameless; thick-skinned]和尹桂芹的脸[Yi Guiqin's face]等等。
老骨头 老骨头 老骨头,读音lǎo gú tou,是汉语词汇,为老年人自称的谦词。
返老歸童 【解释】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同“返老还童”。【出处】《云笈七签》卷六九:“第二返砂,服之一两,即体和神清,返老归童。”
老骨頭 老骨头 老骨头,读音lǎo gú tou,是汉语词汇,为老年人自称的谦词。
老天拔地 老天拔地【解释】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。
老货 老货 老货是一个汉语词语, 拼音是lǎo huò, 释义:1、对老年人,表示轻蔑、厌恶,2、过去出售的货物;陈旧的东西 出自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。
老东西 老东西 老东西,拼音lǎo dōng xī,是指詈词。称老年人。
老東西 老东西 老东西,拼音lǎo dōng xī,是指詈词。称老年人。
老貨 老货 老货是一个汉语词语, 拼音是lǎo huò, 释义:1、对老年人,表示轻蔑、厌恶,2、过去出售的货物;陈旧的东西 出自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。
老怀 老怀 老怀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lǎo huái ,是指老年人的心怀。
老懷 老怀 老怀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lǎo huái ,是指老年人的心怀。
遗年 遗年 遗年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yí nián,意思是遗弃老年人。
重年 重年 重年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hòng nián,是指敬重老年人。
遺年 遗年 遗年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yí nián,意思是遗弃老年人。
老子 老子 (道家学派创始人)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。春秋末期人,生卒年不详(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,当公元前570年),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(古县名,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)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。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,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,与庄子并称老庄。在道教中,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,并称之为“太上老君”。在唐朝,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。 老子存世作品有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),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20世纪80年代,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在世界文化名著中,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《圣经》,其次就是《道德经》。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,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。在政治上,老子主张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在权术上,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。在修身方面,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,讲究虚心实腹、不与人争的修持。 老子 (汉语词语)【名称】:老子 【拼音】:lǎo zi 【注音】:ㄧ 老子 Lǎozǐ [Laozi]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。一说老子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聃,楚国苦县(今安徽涡阳)人。曾为周“守藏室之史”(管藏书的史官),后隐退著《老子》一书。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“道”,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,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。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,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,它们互相依存,互相转化。政治上他主张“无为”,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,回到“小国寡民”的幻境之中。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 lǎozi (1) [father]∶父亲 (2) [I;me]∶老年男子的自称。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释义:(1).老年人自称。犹老夫。 【出处】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 康 曰:‘此自老子与之,亭长何罪!’”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老子於此处兴复不浅。” 【示例】:宋 辛弃疾 《水调歌头·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》词:“老子旧游处,回首梦耶非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,却如何请老子吃酒?” 释义:(2).对老年人的泛称。 【出处】:《三国志·吴志·甘宁传》“ 宁 益贵重,增兵二千人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《江表传》:“﹝ 宁 ﹞因夜见 权 , 权 喜曰:‘足以惊骇老子(指 曹操 )否?’” 唐 白居易 《晚起闲行》诗:“皤然一老子,拥裘仍隐几。” 【示例】:元 秦简夫 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如今老了,人家就叫我做东堂老子。” 释义:(3).父亲的俗称。 【出处】:《宋书·孝义传·潘琮》:“儿年少,自能走,今为老子不走去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予在 南郑 ,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,虽年十七八,有子亦称老子。” 【示例】:鲁迅 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;我是别人,无乎不可的。” 释义:(4).自高自大的人自称。一般人亦用于气忿或开玩笑的场合。 【出处】: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老子办正事,你这不点儿大的小东西,也要来打岔。” 【示例】:巴金 《憩园》十二:“你敢动一下,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 赵 !” 沙汀 《在其香居茶馆里》:“老子这张嘴么,就这样,说是要说的,吃也是要吃的。” 释义:(5).相传为 春秋 时期思想家。道教的创始人。姓 李 名 耳 ,字 耼 ,故亦称 老耼 。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亦名《老子》,为道教的经典著作。 释义:(6).古星官名。 【出处】:《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老子四星及周伯、王蓬絮、芮各一,错乎五纬之间。” 【示例】:《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老子星色淳白,然所见之国,为饥为凶,为善为恶,为喜为怒。” 释义:(7).方言 “老子”在四川话中用得相对较多,属于第一人称,代表“我”,用意是侮辱对方,指自己是对方的“老子”,即爸爸,目前在安徽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地也多有应用。在网上传播得较广泛,许多网民在生气时用来发泄,长辈对小辈应用该词是居高,有时感觉亲切友好而自然,小辈或平辈之间应用居高显然是一种伦理的颠倒,则属一种脏话。
黄发鲐背 黄发鲐背【解释】黄发: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,后常指老年人。鲐背;鲐鱼背上有黑斑,老人背上也有,因常借指老人。指长寿老人,也泛指老年人。亦作“黄发台背”、“黄发骀背”。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宗炳《明佛论》:“虽复黄发鲐背,犹自觉所经俄顷,况其短者乎?”【示例】百馀年间,圣祖神孙三举盛典,使~者欢饮殿庭。 ◎清·昭槤《啸亭续录·千叟宴》
黃髮鮐背 【解释】黄发: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,后常指老年人。鲐背;鲐鱼背上有黑斑,老人背上也有,因常借指老人。指长寿老人,也泛指老年人。亦作“黄发台背”、“黄发骀背”。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宗炳《明佛论》:“虽复黄发鲐背,犹自觉所经俄顷,况其短者乎?”【示例】百馀年间,圣祖神孙三举盛典,使~者欢饮殿庭。 ◎清·昭梿《啸亭续录·千叟宴》
黄发台背 黄发台背【解释】指长寿的老人。后亦泛指老年人。黄发,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。台背,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。台,通“鲐”。
黃髮台背 【解释】指长寿的老人。后亦泛指老年人。黄发,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。台背,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。台,通“鲐”。
齿杖 齿杖 chǐ zhàng ㄔㄧˇ ㄓㄤˋ 古代帝王授给老年人的手杖。《周礼·秋官·伊耆氏》:“共王之齿杖。” 郑玄 注:“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此王所赐老者之杖,校年以授之,故谓之齿杖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植灵寿木》诗:“敢期齿杖赐,聊且移孤茎。”
老年人問題 辞典解释老年人问题  lǎo nián rén wèn tí     老人因体力衰弱、退休或失业,导致生理、心理及生活各方面的种种问题,统称为「老年人问题」。
齒杖 齿杖 chǐ zhàng ㄔㄧˇ ㄓㄤˋ 古代帝王授给老年人的手杖。《周礼·秋官·伊耆氏》:“共王之齿杖。” 郑玄 注:“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此王所赐老者之杖,校年以授之,故谓之齿杖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植灵寿木》诗:“敢期齿杖赐,聊且移孤茎。”
衰龄 衰龄 衰龄(衰龄) 老年;老年人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四城门》诗:“衰龄难慎辅,暮质易凋伤。” 明 宋濂 《和苏编修游东明山并简同游诸友》:“岂意衰龄沾异渥,因兹胜赏得重陪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宁古塔纪略》:“盖童年阅历,未知延访衰龄。”
鹤发童颜 鹤发童颜【解释】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,儿童般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【出处】唐·田颖《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,鹤发童颜古无比。”【示例】(华佗)童颜鹤发,飘然有出世之姿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【近义词】返老还童、老当益壮【反义词】未老先衰、老态龙钟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寿耇 寿耇 shòu gǒu 寿耇(寿耇) 老年之人;老年人。《书·召诰》:“今冲子嗣,则无遗寿耇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尊隐》:“童孙叫呼,过山中者,祝寿耇之毋遽死矣。”
壽耇 寿耇 shòu gǒu 寿耇(寿耇) 老年之人;老年人。《书·召诰》:“今冲子嗣,则无遗寿耇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尊隐》:“童孙叫呼,过山中者,祝寿耇之毋遽死矣。”
衰齡 衰龄 衰龄(衰龄) 老年;老年人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四城门》诗:“衰龄难慎辅,暮质易凋伤。” 明 宋濂 《和苏编修游东明山并简同游诸友》:“岂意衰龄沾异渥,因兹胜赏得重陪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宁古塔纪略》:“盖童年阅历,未知延访衰龄。”
鶴髮童顏 【解释】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,儿童般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【出处】唐·田颖《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,鹤发童颜古无比。”【示例】(华佗)童颜鹤发,飘然有出世之姿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【近义词】返老还童、老当益壮【反义词】未老先衰、老态龙钟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鶴髮童顔 【解释】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,儿童般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【出处】唐·田颖《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,鹤发童颜古无比。”【示例】(华佗)童颜鹤发,飘然有出世之姿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【近义词】返老还童、老当益壮【反义词】未老先衰、老态龙钟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寿斑 寿斑 寿斑,指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黑斑。多指脸上的。又称“老年斑”。
悼耄 悼耄 指幼童和老年人。“悼”指幼童,“耄”指老年人。
壽斑 寿斑 寿斑,指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黑斑。多指脸上的。又称“老年斑”。
耆艾 耆艾 耆艾,汉语词汇。 拼音:qí ài 解释:尊长;师长。亦泛指老年人。《庄子·寓言》:“重言十七,所以已言也,是为耆艾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此为长老之言,则称引之。《释诂》:‘耆、艾,长也。’”
牙口 牙口 (1) [age of a draught animal as shown by the number of the teeth]∶指牲口的年龄 看看牙口 (2) [the condition of an old person's teeth] ∶指老年人牙齿的咀嚼能力
毫眉 毫眉 háo méi 毫眉 老年人的眉毛。因其毛长,故称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“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” 毛 传:“眉寿,毫眉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人年老者,必有毫毛秀出者,故知眉谓毫眉也。”
大生 大生 大生,方言,出自《范老老师》,解释为老年人逢十的生日。如六十寿辰、七十寿辰等。

其它词语热搜

* 形容老年人的词语:1. 老年人;2. 老人家;3. 长者;4. 老爷爷;5. 老奶奶;6. 老先生;7. 老太太;8. 老伯伯;9. 老婆婆;10. 高龄人士;11. 资深长者;12. 年迈的人;13. 老成员;14. 老年公民;15. 老年群体;16. 老年朋友;17. 老年居民;18. 老年人士;19. 老年族群;20. 老年社区